自从晚唐诗评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里写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后,后代便把它作为评价诗歌含蓄风格的圭臬。司空图没有举例子,致使后代文人屡屡举例子加以诠释印证:“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诗人李益的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秋风如水,星月满江,游子思妇,夜不成寐,偶尔举目,但见飞雁成双,触景生情,干肠寸断,思念之切,伤心至深,虽无一字直接言及,但却无处不令人鼻酸。可以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最好注脚,比直接宣泄“思念”“伤心”不知强多少倍!
诗贵含蓄,文忌直白,可以说是文学通则。古人惜墨如金,能够一个字表达清楚的绝不多写第二个字,最为直接的证明就是古汉语以单音字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诗词更是如此,这跟诗词有字数的限制分不开。所以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佳话。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古诗文时不可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字,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字,可能蕴涵着丰厚的意韵。
课本节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里《鸿门宴》,它是一篇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人物形象鲜活的经典作品。当我们欣赏到“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时,有两个字颇费思量,让人觉得有不如没有,有几次甚至误认为它是衍文。听过几次公开课,作课老师只作准确翻译,不做细细品赏。赏析的文章不少,但眼目所及都避开这二字,困惑如故。
原文如下: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这段文字中项王两次发出命令,“赐之卮酒”“赐之彘肩”,手下两次执行命令,“则与斗卮酒”“则与一生彘肩”,但多出“斗”“生”二字。可见项王的命令被打折扣了。
不要命了,项王的命令胆敢打折扣?想来手下没这个胆。
字典上解释“卮”为古代盛酒的器皿,配图大小形制各异,相当于今天的酒杯酒壶,“斗”的本义是北斗星,引申为像斗样的器皿,很明显,把“斗”放在“卮”字前面,是说盛酒的器皿大。课本上解释“生”字,说是半生不熟,可能是揣测参加宴会的人多,炊事员准备的不足,突然接到命令教上菜,煮熟的用完了,就从锅里捞出半生不熟的猪腿拿上来。这么解释,总感觉得别扭。如果“生”字的解释差强人意,那么“斗”呢,该不会理解成项羽军队在行军打仗的途中,没有一样形制的盛酒器,只好用大个的来将就了。这样想问题未免牵强。
我们把它放进故事情节里理解,就有了不一样的效果,明显的优于其他解说。你想,樊哙虽然在刘邦处战功赫赫,名头不小,但是在猛将云集的项王大营,他排不上号,谁给他留情面!可是救主心切的他,撞到卫士,带剑拥盾闯入宴会,连神勇的“霸王”都下意识的“按剑而跽”准备自卫,项王的手下岂能轻饶他。樊哙此举冒犯了他们敬爱的最高领导人,项王手下的人岂是好惹的?他们一定得借机会惩戒惩戒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但是大王的命令不能不执行,于是就打折扣执行。表面上看斟一大杯酒奉上是礼敬他,实际上是宣泄他们的不满情绪:大王赏酒给你喝,但你不能用宴会上的酒杯,不够格,将就用大酒杯算了;你是来救主的,谅你不敢放胆海喝;即便喝下去了,怕是也拿不住“斗”大一杯酒。至于给他一只生猪腿,那是对他特别的开恩奖赏,吃的下吃不下就看你自己的牙口了。由此可以看出项王手下人对樊哙的厌恶和无奈,也看出他们对自己领袖的爱戴和拥护。两字带出项羽手下人的心理及情感态度,真是大手笔。
如果把这“斗”“生”二字删除掉,效果怎样呢?原句就变成“则与卮酒”
“则与一彘肩”。如果项王的手下人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那么根本看不出他们对此事的态度,只塑造了一群事不关己的旁观着的形象,似乎眼前惊心动魄的斗争跟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话,还是那个消灭秦军主力的虎狼之师吗?
这一段话里正因为有了“斗”“生”这两个字,使它变得耐人寻味起来,意蕴跟着丰厚起来,使鸿门宴上的斗争不止于二集团的领导人之间展开,手下众人也参与进来,就显示了斗争的广泛性。作者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两个字把明里和暗里、显性和隐形、表面和背后的斗争牵攀在一起,使双方的斗争更加惊心动魄。
多写“斗”“生”二字,神韵尽显,司马文笔秀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