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到底有什么智慧,让高育良和侯亮平为之疯狂

文:剑圣喵大师

01

在《人民的名义》已经迎来大结局时,有一本书被反复提及,那便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就像祁同伟常读的天局一样,成为了剧中另外一个反面人物高育良的核心设定。

《人民的名义》中至少两处提及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处是高小琴的妹妹高小凤以《万历十五年》为媒介成功勾搭高育良,一处是吴惠芬说侯亮平借了她的《万历十五年》还没还。

可以说《万历十五年》是高育良成功的开始,也是它堕落的引子,更是侯亮平最终击溃他的终极武器。

高育良为什么成功呢,因为他从《万历》一书中钻研透了中国古代官僚系统的一个很大的弊病:文官抱团腐败,多重领导导致系统纠错能力底下,即便皇帝万历也对此一筹莫展。

说一个浅显的例子,假如抓捕丁义珍时,不用开省委常委会,那么就不会有人通风报信。丁义珍一旦被捕,后面的剧情还有这么跌宕起伏吗?

老书记赵立春当政的三十年里,高育良并没有什么杰出表现,却靠着传统官场的揣摩上意、妥协、和为人处事的学问一路高升,甚至一度超过了政绩突出的李达康。

高育良很像《万历》一书中的高拱,而李达康则非常像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张居正,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的位置和“高李配”惊人相似。

在整部剧中高育良非常热爱对官场进行分析,他的话很有智慧,这让很多观众对他恨不起来,他的身上有很多学者型官员的特点。

高育良深知万历年间的文官习惯,即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伦理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他深刻理解官场的规律:官比事重要,人比理权威。这样的智慧让他高升,然而最后,这样的智慧还是害了他。

用《万历》作者黄仁宇的话说,道德不能代替技术,更不能代替法律。

道德的标准和尺度太多,最终道德会沦为权力者的玩物,成为抱团排除异己的工具。

妻子吴惠芬提醒过他,要抛弃祁同伟选择和侯亮平站到一起,他不听,他认为祁同伟不得不保。

高育良劝说侯亮平放弃调查祁同伟,要“适可而止”时,侯亮平提醒他,他不仅是祁同伟的老师,不仅是老书记的下属,而是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时,高育良发怒了。

所谓的“师生情”“尊重老领导”,这样传统的社会价值观,被官场扭曲为道德诡辩,用来自我催眠,忘记自己已经是脱离社会底层的怪物,忘记系统内部已经矛盾重重。

此时道德变成了一把杀人利器,不仅割伤人民,也毁灭了自己。

这种弊病往往挂上一个看似正确的概念,在明朝叫做“德治”,在当代中国叫做“给个面子”。

02

在《人》剧里,高育良对《万历十五年》的理解之浅,竟无法识别小高“学识”上的人格美容,忽视前妻在明史问题上的权威,这样的悲剧,正是《万历》一书的核心思想。

高育良对侯亮平说:“你不懂爱情,更不懂小高在墨家思想上的造诣。”

侯亮平打断了老师的发言,并且痛心疾首的告诉老师:“老师你只是色迷心窍而已,明史您完全应该去和历史学教授吴老师去谈,所谓小高的学识,不过是赵瑞龙花一个月找了个历史教授补习上去的。”

用道德做欲望的障眼法,在现实生活中,我早屡见不鲜,而且无力吐槽,只可惜太多人看不透。

某男听说女神喜欢“会做饭的男人”,于是细心钻研,有一天找了机会在女神面前大秀厨艺,可惜只换来女神的白眼。

某男不懂,所谓女神喜欢的“会做饭的男人”,其实是有着吴彦祖的脸,六块腹肌,家境殷实的小鲜肉,他们要是会做饭就好了。女神对厨艺高超的黑胖子,没什么兴趣。

某人参观动物园,给老婆孩子都买了票,但自己却选择逃票翻越围栏,最终被老虎咬死。我写下《可怜的老虎,你可知人心猛于虎》一文,申明遵守规矩的重要性。

立马有人骂了,一条人命没了,他的妻子孩子活活看着他离开,你个人渣居然还同情老虎。

我同情老虎,我更同情规则在某些道德面前的弱势,如果人们习惯了“过马路凑够一波就走”,或者是“我有急事,所以需要插队”,那么社会秩序必然会崩溃。

某深圳有三套房的作家“卖文救女”,利用微信打赏的漏洞,加上一个P2P金融公司的炒作,一天内吸金两百万,吸粉上百万。网友白天“爱心泛滥”,下午“真相揭露”,晚上“感悟人生”。

很多人只关注他女儿遭遇了不幸,却没有思考过,这样透支公众信任的“爱心炒作”会让很多家徒四壁、急需捐赠的病人寒心,会让因为医患关系已经战战兢兢的一线医务人员污名化,会让那些慷慨解囊的捐赠者备受讥讽。

所谓热点事件必反转,就是因为人们的观点往往随着一些细节变动,而社会上的道德理论往往很多又存在冲突。

书里有一段经典名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分无善恶,有的人身败,有的人名裂,还有的人身败而兼名裂。

03

无数个看似悲情的网络热点事件,就跟官场上的灰色地带一样,制约空白的地方,人心就会失控。

人心一旦失控,就会滋生出基于达尔文理论的潜规则,而这些潜规则,造就了一个我们难以面对的事实——阶级固化。

如果你想成为社会精英,那我觉得《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都值得你看看。《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有一句名言,它用来形容《人民的名义》里的人物命运,再适合不过了。

能改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

正因为我们有些缺点不能改,所以才需要完善制度去制约它。

大明王朝的灭亡,不在于李自成的失业,不在于崇祯的性格弱点,也不在于袁崇焕的死,而在于规则的缺失。

反腐的成果,是时候在制度改进上来巩固了。虽然在《人民的名义》里,很多人批评它抬高了检察院的地位,过于贬低警察、法院和政府官员。

但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检察院的监督机制,能建立起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系统的监督体系,取消“双重领导”。那直接震慑腐败和懒政这件事,就不需要过于依赖达康书记和沙书记的运筹帷幄了。

正如我为什么强烈建议你,去读书,去读历史,去和形形色色的人发生交集,当你明白,所有的因,必然结出一个果时,你便不再轻易的坠入陷阱。

新书销售,欢迎支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