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货币”观点认为,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内容就是代表着我们的形象,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分享那些可以体现自我独特性、使我们看起来慧智高尚的内容。如果说你对社交媒体经济学提出的社交货币概念比较陌生的话,微信、微博这些替代符号可能会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它。
由于人际交往之间存在的“有色眼镜”,和现代社会的“半熟社交”,使得我们更愿意把自己“标签化”,即把自己包装之后“推广”出去,而这个推广的手段无疑会利用微博、微信这些即私人化又公开化的平台,于是,打开微信、微博和其他社交界面,我们看到的是大量的鸡汤文章、某个慧智或有财势的人物的语录、以及各种晒美食、美景、美颜的图片,这些都是人们自我标签化的工具,若遇到某个大众普遍关注又带有情绪化标签的议题,更是一波又一波同质内容的刷屏。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乔纳·博格教授的研究结论是:“自我分享的特质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共享我们的思想、观点和经验的意愿成为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能够流行的基础。我们对其他人谈话的时候,不仅是传达某种交流信息,而是想传播与自己相关的某些信息。”所以,我们发表的内容都是通过筛选后发出去的,展现在朋友和大众面前的都是“包装”后的我们。有时,我们会在朋友圈里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寡言的一个人竟是一一个话题王,长相普通的人贴出来的图片总是修的那么漂亮。我们出去开会或聚餐时,遇到感兴趣的陌生朋友会互加对方微信微博好友,一是方便持续联系,二是可以窥探一下对方的“朋友圈”,试图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思想”。即时通讯、自我贴标签化、窥探他人生活、同质思想共鸣的功能使得这几年微信和微博迅速的普及开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们的朋友圈,我们发现朋友圈慢慢的变了味道:个人所感所想的言论变少了,链接变多了;强烈情绪化的东西变少了,不痛不痒的鸡汤变多了;自己和家人的图片变少了,风景照和萌宠照变多了;有些朋友潜水沉默了,有些朋友转身变“微商”了;大量的不痛不痒的内容、链接和广告。朋友之间的交流,变成链接背后的一个个平台与我们的对话,被动变成了各种面膜和保健品的广告的受众。当人们慢慢的从个人信息的发布者变成一个链接和广告的随手转发者,朋友之间就笼上了一层纱,没有的思想的共鸣,透明无间的亲切感也慢慢离我们而去。然后,一部分人变成了旁观者,一部分人关闭了朋友圈。
于是,当你的“社交货币”不再是你的真实情感、真实照片、真实生活的时候,当你随手转发的链接充斥着低质量的内容的时候,当你的朋友圈成了你的装B神器的时候,当你发表的内容只是各种面膜服装的直销展台的时候,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朋友的好感和信任,而是朋友戴着“有色眼镜”对你的低评和远离。
想看新闻和鸡汤我可以去各类门户网站,想购物我可以去各种网上商城,作为朋友,我只想看到那个真实的你,而不是被“美颜”和“标签化”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