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人们习惯沉浸在自以为和上帝很像的想像里面”。
1
史玉柱有一次在电视节目谈到,当下属夸耀自己为项目成功做出的贡献时,你要理智的为这个贡献打个折扣。他说关于该问题,他多次做过实验。实验的方式是让团队中的成员为自己在刚刚成功完成的项目中的贡献打分。理论上团队成员的分值之和应该是100分,有意思的是,实验结果出来后分值之和往往超过100分,比如达到了150分,甚至超过200分。
他说你要对此习以为常,因为人总是戴着玫瑰色的眼镜来评价自己的。
2
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请周围的人自己给自己打分,最高10分,最低1分。真实的情况,分数应该是从1到10随机分布的,当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应服从均匀的分布。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测,实验结果出来后,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人给自己打的分数不会低于6分,即使某些你认为长得惨不忍睹的家伙,他给自己的分数也不会低于6分。
这种现象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当涉及与个人相关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带着玫瑰色的眼镜,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通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会扩大自己在有利方面的认识。
3
下面这个例子,你可能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你和某位朋友约好了在下午2点见面,但是到了2点半了,你的这位朋友还未出现,此时,你会怎么认为:
(1)他(她)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才不能准时赴约。
(2)这人做事情不靠谱,不守时意味着不上心。
你可以凭着直觉,选出你对该问题的看法。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看法,即倾向性因素。
在判断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人们往往高估倾向性因素,比如谴责或赞誉人;而会低估情境性因素,比如谴责或赞誉环境。这在心理学上有专用术语:基本归因错误。
回到文章开头的例子,假设项目没有成功,让团队成员为项目的失败找原因,你会发现,他们一般都会把失败和自己撇清关系,将失败归咎于别人的过失,能找到更多的理由将自己排除在外。
4
心理学家麦卡利斯特(McAlliste)曾做了一个的实验。他请参与实验的每位大学生随机扮演一个角色,有的人扮演老师的角色,有的则扮演学生,学生和老师两两一组,一个老师配一个学生。接着,研究人员拿出一篇有关酒精对胎儿影响的文章先让老师阅读,并请老师从中摘要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做成笔记,然后学生会拿到老师做好的笔记,研究者请学生们熟读这张笔记,因为等一下会有一个小测验,考的则是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
测验结束一周后,研究者请老师和学生回来看测验的成绩,但大家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成绩,而是看到研究者编造的假成绩,研究者设计让一半的学生有很好的成绩,另一半则得到很差的成绩。得知成绩后,研究者询问同一组的老师和学生这两个问题:「得到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关系,还是其他外在情境的关系」、「得到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老师的关系,还是其他外在情境导致的」。
实验的结果相当有趣,麦卡利斯特发现,当学生考高分时,老师倾向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关系造成的,因为自己能够精确抓出重点给学生复习,但却不会想到可能是因为题目简单或学生很努力这类外在情境因素。相反地,在面对到学生成绩不理想时,老师却倾向于认为是题目出得太难、学生不够认真这类外在情境导致,而不倾向于认为是给学生的笔记整理得不够清楚。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形也同样发生在学生身上,当学生考高分时,他们倾向于认为成绩好是因为自己努力或聪明的关系,却不认为是题目出得简单或老师重点整理得很清楚这类外在情境因素,但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却反而多认为是老师抓错重点,题目太难、运气不好这类的外在情境因素,而不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关系才导致成绩不好。
5
人一般都如此,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比如炒股的人,一般都认为自己比别人会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能在大跌之前及时跑掉。比如司机,往往认为自己的水平在中等水平以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个专用称谓:自利性偏差。
人们通常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性格特质,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环境影响,而对他人则正好相反。
人们在预测自我将怎样改变时,表现出同样的自大,如减肥、更用功地学习、戒烟、有规律性地锻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典型的“习惯改变模式”开头都不错,后面就逐渐回归到老习惯里去了。某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对未来行为预测的最好的指标是我们过去的行为而不是现在的想法”。
我经常反思自己是否也犯下了同样的错误,并且试图寻找这种偏差的原因,最终找到了以下答案:
你在你自己的坐标中就是全世界,而你在别人的坐标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一个人的眼光,不足以看到地平线以外,站着不动,看不到别人的天空。只有尝试着行走起来,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面”,还有“体”,还有未曾发现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