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早以前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孤独程度清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唱KTV,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医生,一个人吃火锅……罗列了一系列生活里头感到孤独的情景。
我记得我还在微博上转发,说自己已经修炼成为孤独求败。
当时,我正发着39度的烧躺在校医院的床上打点滴,身边没有一个人,因为尿急想上厕所,举着药瓶跑进厕所才发现一只手脱不下冬天的厚棉裤。着急地在走廊边叫喊护士,等护士赶来的时候,我已经上完了厕所,只是针头鼓了,回了很多血。
当时护士一边数落我一遍粗鲁地处理针头,我一声也没吭,只是觉得,一个人能做得了这些,以后也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
我一直觉得孤独是个不能表达的东西,能清晰表达出来的就不能叫做孤独了。
所以,当卡尔维诺写下《孤独》,很多人说那只是个无所事事的青年在一个平常的晚上的遭遇。所以,当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喉咙被河水漫过的时候,人们只说那是一个躁郁症作家的涉水自杀事件。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宿舍四个人里边三个是本地的,只有我是一个大老远跑来的外来户,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舍友们早早地拖着小皮箱回家了。
赶上端午中秋一些阖家团圆节日,就一个人买个月饼买个粽子吃,那些写满负面情绪的文字随着时间已经支离破碎。
只记得后来一个人待太久了,慢慢地也培养了很多一个人玩的小乐趣,比如四年的时间去遍了豆瓣推荐的大小景点,窝在图书馆看了上百本爱情小说,悄悄地在网上编造了很多太监了的言情故事……
再后来,研究生的这几年,生活就更自由了。大家已是成年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节奏,有几个同学已婚有家室,更没有人能天天陪你吃饭上自习。所以等我们研一修完了所有的学分,课程结束,我又变成了“焦虑闲人”,日日独处。
最近一段时间深深感慨,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医生这些年少时看起来“英勇无比”的行为早已慢慢地变成了生活的日常。一个人挤地铁,一个人上班,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泡图书馆,一个人拉上所有连衣裙后背的拉链,不再矫情,才是生活的常态。
张爱玲有一本小说里讲一个男人在40多岁的时候最孤独,因为他每天早晨睁开眼睛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能依靠的人,而全家老少都在等着依靠他。这也许就是成年人世界的孤独了。
从上个月27号结束实习,我便义无反顾地扎进了一个人的宅腐生活,拒绝社交,一切从简,在上海40度的高温里,每天早晨6点多起来,看书睡觉写论文睡觉听公开课睡觉写东西睡觉,没有人提醒我时间,累了睡,睡醒了起来干活,忙忙乎乎一会儿就半夜12点了。有时候一连三四天的时间不会有机会跟活人讲一句话,可是一眨眼这样的生活竟然也快过了一个月。
当然,当孤独变成一种习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宅,比如孤僻,比如社交障碍,坦白讲,这些病我都有。但是,我现在竟然已经开始怀念这段时光了。
因为这段时间的独处让我深深体会,孤独是找寻自我的一味良药。周易里乾卦初九的爻辞叫潜龙,勿用。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了吧,一个人只有熬过一段漫长黑暗的独处时期,才有可能去五九飞龙在天的境界。
我们学校图书馆每年5月读书月的时候都会推出一个年度读书人物的榜单,根据进馆时间累积总和进行排位,今年荣登榜单第一名的是我们学院一个文化研究方向的博士师兄,喜欢美食,喜欢摄影,一个超爱玩的非典型学术男。
但是他的数据曝光出来之后,我们都惊呆了,他出入图书馆高达600次,大家都说你是在图书馆安了一个家吗?
他回答,一个人在宿舍太孤独了,我只是换个有人气的地方看书罢了。他很早就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没有特意进行写作方面的努力,只是读书闲暇之余有感写的文章。书出来之后,他每个人送了一本,作为一个写作专业的学生,感到很惭愧,因为他练笔的数量远在我们之上。他在与孤独的抗争里,找到了更绚烂的自己。
我还有一个更特立独行的朋友,是一次论坛上偶然加的微信朋友,从来没有深聊过。只是这个月月初的某一天,她发朋友圈说晚上谁能陪我去北门吃一碗鸡腿面,明天就要离开中国了,心里有点空。
我知道她要去国外做对外汉语老师了,代价是延毕一年,等她明年回来的时候班里的大多数同学都已毕业。
有那么一刻,特别能理解她那种心情,马上微信说自己有时间。我的赴约让她很惊喜,那天她讲了很多自己的故事。她说她从小到大是个总想折腾出大动静的姑娘,在学校里就是个怪人,做什么事只求个标新立异。
她说第一次谈恋爱一定要像小说里一样谈,她说人生很短暂,一定要去世界看看。她大学的暑假都会一个人去不同的城市打工换住,比起熟人她说跟陌生人在一起更自在。
她跳来跳去,最后终于在对外汉语的场域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每天跟不一样的外国人打交道,传播中国文化,足够特立独行了,我想这个选择也许是她对自己的一场更深度的放逐。
关于写作,我有段时间其实特别焦虑,每天坐在电脑前,不知道该写下什么样的文字,瑞哥说我写的东西有点学院气,不容易火,短篇编委的小伙伴们也都在为我出谋划策。
我第一次感到了迷茫,觉得纯文学没有写好,畅销故事也混不出来,处于一种很尴尬两难的状态,不知道自己写作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有那么几个月的时间我刻意想要跟文学保持距离,因此实习的时候选择了一份旅游行业的工作,可是离开它之后才发现没有它不行,作为一个兴趣寡淡的摩羯座,似乎只有文字还能给我带来一丝热泪盈眶的力量。因此我又回来了。
最近接了一个青少年创意写作的讲座活动,有一次在现场点评作品的时候,无意之中跟学生讲了一句话,说写作的第一步是成为你自己。说完以后,我自己停顿了很久,这就是我当年写作的初心吧,可是走了太远差点忘下了。
最近读荷尔德林的诗集看到了这么一段文字:
诸神从上天赐给我们火种的时候,
同时也赐给我们痛苦,
因此痛苦永存。
我是大地的儿子,
我拥有爱,同时我也拥有痛苦。
他在序言里说我给予自己的唯一乐趣在于,偶尔在纸上写下发自一个热情的灵魂的几行字,但你知道,这种乐趣是转瞬即逝的。
选择了写作,注定要承受一段孤独。但是,只要你想明白,让你激动难耐写下一行行文字的是缪斯的指引,而不是塞壬的蛊惑,这份孤独一定甘之如饴。
梦想没熄,就让它尽情的燃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