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这句话出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
爱花的人真不少,养花的人也不计其数,养花既是物质享受,亦是精神陶冶。有的人享受养花中的劳作,年长的老者,儿时生于土地、长于乡村,握过锄头、扛过笤帚,篱笆外、小道旁,总有那么一丛两丛花伴着儿时晚归的脚步。老来念及故土,想念村中的一草一木,挖土、买来花盆,在临街的阳台养起花来,海棠、水仙、菊花,样样儿都有。养花的劳作并未让他们感到沉重,因为那一抔泥土中承载了满满的乡愁。也有的人喜欢看花开,爱嗅花的馨香,更乐于与同伴分享种花的乐趣。
养花并不为养花而养花,多数人都没能成为养花专家,我们就像当年的老舍先生,只是将养花实实在在地作为生活中的一种情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就高兴,一方斗室顿时便活色生香起来。
古人常说文如其人,花亦是随人的。
周敦颐在《爱莲说》的开篇有精致的论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陶渊明最爱是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是陶渊明的象征,陶渊明成就了菊花。盛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百姓生活富足,天下一片祥和的景象,大富大贵的牡丹备受时人的青睐。我们养花不为攀比,全在怡情养性,有一份乐趣足矣。
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偏偏是平凡常见的花生命力坚韧,花开的越是缤纷多彩。门外的海棠开了一年又一年,在风中飘飘洒洒摇曳着影子,轻飘飘的樱花却在一阵细雨、一缕清风中香消玉损、跌落枝头了。
南方的气候,对养花来说是极佳的。冬天暖和,夏天雨水充沛,春秋两季凉爽,人都感觉舒畅,花亦是如此。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花养活,是不需要太大本事的。将它们随意地播撒在土里,不经意间就发了芽、长了苗、展了叶、开了花,古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成“有心插柳柳无荫,无心栽花花尽开”也是成立的。
不过,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你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再野的野花若是无人欣赏也就埋没了它,再好养活的花,若是无人照料、无人打理,到头来难免变成一堆废草。
养花过程中渐渐习得了一些养花的诀窍,就像天真的孩子捡了一块宝,欣喜若狂,记得与老友分享。
养花改善人的性格。中国哲学是早熟的哲学,早在几千年前便有人与自然合一的观念。久居水泥森林,不远处江边美景被拔地而起的新楼盘遮挡,丧失掉了极目远望山山水水的机会。在阳台开出一方小花室,权当是半个小自然了。养花是需要静下心来的,手忙脚乱、粗心大意,坑刨深了,整株花苗嗖地一下陷儿了下去,成了半个头。刨浅了,倾盆大雨一来就前仰后合。火急火燎会剪断了枝丫,须把心静下来,慢慢梳理,整个阳台静得能听见剪刀发出的卡擦卡擦声,简化成了一场静默般的表演,爱花的人都和自然沉浸为一体了。
养花不仅自己感到快乐,就连外人也会感到快乐,而外人口中的赞叹也让你心生宽慰。小朋友一进门就夸:好香。把茂盛的花分出一株送与朋友,心里甚慰。
养花的过程中快乐占据了大多数,然而世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养花也有伤心掉泪的时候。养花所带来的乐趣已感染着家人,花死了、败了,伤心的不仅是自己,也是一家人。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017.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