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这其实是最通俗的解释。
这句话出自《论语·乡党》,原文是: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在饮食文化方面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从夏、商、周直到春秋时期,中国人在饮食方面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个时候即便是贵族吃的东西也没有那么丰富,因为当时不论是烹调方式,还是炊具和食材都非常有限。
因为粮食产量低,古代中国都是一日两餐的进食规律,三餐制是到宋代之后才慢慢普及开来的。
春秋时期主要烹饪的方式是烹和炙,也就是煮和烤。
烹就是用大锅炖,比如后来象征权利的鼎,在古代就是用来炖肉的炊具。
除此之外,古代的炊具还有灶(zao)、鬲(li)、甑(zeng)、釜(fu)、甗(yan)、鬶(gui)、斝(jia)等。
现在看来这些器具都属于笨重的大型炊具,而且贵族使用的多为青铜器,平民百姓则一般为陶制。
因为当时没有铁锅所以炒菜是很晚以后的事情了。
魏晋南北朝时,炒作为一种烹调方式,已经明确的出现在文字记载中。如在《齐民要术》中就记有这样两道菜:炒鸡子法和鸭煎法。
唐宋时期,南北菜肴渐渐体现出差异。直到清代,各大菜系才逐步成型,烹调方式也是缤纷多彩。
再者如辣椒、土豆、黄瓜、西红柿、茄子、胡萝卜等蔬菜都是后来才传入中国的外来品种。
所以,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古人所能吃的东西和烹调的方式都极度匮乏。
生在当代,我中国有文化五千年,美食万万千。
品读古圣先贤,品味佳肴美馔。
做一个认真的吃货,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