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超出我认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一份妇产科医生的全职,带着三个不满三岁的女儿-其中一个刚出生两个月,做家务,做留学准备,然后考上了哈佛的医学研究生……
实在好奇,怎么做到的,是超人吗?在《吉田医生哈佛求学记》里,这位女超人说:利用所有的不利条件。看上去是不是毫无道理、故弄玄虚?看完书以后发现,有些想法看起来颠覆,想想确实有道理,用一本书名来说,就是打破了思维的墙。
打破惯常思维:忙碌的时候正是充满干劲、开始做想做事情的的时候?
“要是还在念书,有大把时间,我一定怎样怎样……”每当想学一个技能、爱好的时候,我总是感叹没有时间,被绑在办公桌前。于是在如果的遗憾中放弃了。
作为妈妈和医生,吉田的忙碌程度远超一般人。工作忙碌但效率不高,亟待充电。不是哀怨没时间,有一天她忽然想到一个清奇的思路:正是因为有沉重的负担,才会有强烈地想做什么的愿望。如果24小时都有空,能在早上悠闲地喝咖啡,反而没有这么高昂的斗志。有强烈的“做什么”的能量,加上不顺利、受束缚产生的郁闷想法是助燃剂,接下来就是开始吧。
行动tips:人生只有一次,先做再想办法
不是or而是and。一般人认为,留学和生小孩怎么着也要分出先后,不然精力怎么分配。所以才有父母的“大学不准谈恋爱,毕业之后赶紧结婚”的奇葩言论。吉田觉得,人生只有一次,留完学再生孩子身体不适应,没法区分优先选项,那就一起做吧。她发现在这其中,育儿的焦虑因为投入地工作被消除,工作的压力也因为孩子的笑脸而减轻。我们通常没有这么极端的情境,那为何不能学习恋爱、工作爱好两不误?
金句:“因为有不得不做的事,才会因为想做的事获得解放;因为热衷于想做的事,才发现不得不做的事辛苦程度微不足道。一个人还是拥有多个世界才能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空间。”
只要想做就有时间。不要想创造条件,调整好时间再开始。不管怎样先做,五分钟十分钟也好,踏出具体微小的一步。
金句:There is not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enough to begin something,anyway,let's begin it.
有期限才能完成。这是特别冲击我的一条。从小经验就是,准备充分才能成功,不管是考试、出游,如果没有精心准备,总是没底气。
吉田下决心备考时,离考试只有半年了。如果是我,一定是准备来年考试。但她的脑回路却是:还有时间,也许能完成!焦躁的同时更有干劲。事实上,只要开始,头脑就会自动寻找出路。想想也有一点道理,时间多的时候拖延、懒惰,看似时间长,但浪费的也不少。不过这种加速要在有基础的前提之下,没有能力只凭热血也没用。启发就是,不必太过拘泥时间,没有条件准备充分,与其放弃不如行动,用尽所有办法、竭尽全力,把能力提到极限。
金句:被限定了时间反而有一种“截止时间前的蛮力”,创造出一个能够加速的环境。
自己可能没有“可能做不到”的概念,只有“要去做”!
要让心中充满有根据的自信和没有根据的自信。
亲身接触、感受能督促自己。以前有书提到,想要减肥或健身成功,办法之一是把有帅哥美女的健身杂志放在随处可见的地方,能在潜意识里起作用。身体感觉会影响行为表现,吉田的方法也类似,到哈佛去,用五官感受。坚持有自己的专属书桌,制造仪式感。
提高时间密度和灵活度。工作以后特别是有了家庭,各种意外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而且各种牵绊很难头脑清净。这样的话,五分钟、半小时的零碎时间也可以,提高进入专注状态的速度。时间被中断也没关系,再继续就行。利用零碎时间做该做的事,整块时间做想做的事,不管怎样继续总会有一点点进展。
其他书里提到的经验还有很多,这些其实之前看过很多,吉田也推荐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了解了,但真正用起来的不多。比如花钱借助别人的力量;放弃必须完美、追求满分的念头,七十分五十分也可以,比起不做好多了;明显看到进步会更有动力,所以待办事项完成打钩,展现成果更有动力;失败多次,只要有机会就不放弃;随身携带激励的格言,积极思考能在失去动力时再次提供能量……日本人写的这类书都有絮絮叨叨的共通点,好处是经验细致到可以完全复制,缺点是也也太啰嗦了吧,连包里背胶水也写上,也是没必要。
有网友评论说,吉田不是普通妈妈,原本就在日本当医生,看过《龙樱》还有一些日本小说,知道在日本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考入医科大学的都不是普通学霸,她考入哈佛的经历没有可借鉴性。但对我来说,不是学霸也不是要因为看了这本书就考哈佛啊。重要的是拆掉头脑中的墙,认识到不是一定要不工作、年轻,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考虑太多,先踏出第一步就是胜利;不能有一两个小时的整段时间,5分钟也能有作为。总之就是,在任何境遇,任何条件和年纪,你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