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这本书中除了写他这么多年在主持行业的经验,以及对媒体行业的看法和见解,还写了有关幸福、青春、国家医改、中国志愿者等话题,写到对他影响很大和他喜欢的书,如:《道德经》、《曾国藩》、《朦胧诗选》,以及他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书的内容基本是作者近几年在不同场合的讲座,为阅读方便,作者对内容进行了删改处理,并尽量去除不同讲座中的相似内容,以免雷同。特别之处是,他在每篇文章的末尾,都撰写了“自己的读后感”,以求补充更多新的想法并提供更好的阅读节奏。
关于幸福他说:幸福可以无限靠近,却无法彻底到达。幸福没有终点线。有的人刚跑不久就到了,有的人跑很久也没到。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你听说过百分之百的黄金吗?没有,99%,99.9%,99.99%, 99.999%……幸福就像“百分之百”的黄金,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无限靠近。
二十多年前,我们一周只休息一天,后来一周休息两天,再到现在,全社会探讨一周休两天半的可能。毫无疑问,人类正奔着一周休息三天的目标大踏步前进。我能感受到,将来最大的产业当然不再是房地产,而是健康医疗产业与休闲文化产业。
在第一章第二小节<做点无用的事>中,他说:我们平时做的每件事难道都是有用的吗?不见得,但是,你总要投入啊,因为只有投入了才有乐趣呀。比如:画家有什么用?诗人有什么用?没用啊。比如前几年我去了浙江富阳,也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的富春,在那儿详细了解了黄公望的故事。老爷子在迟暮之年,用了六七年的时间画完这幅画,送给一位名叫“无用”的僧人。一个寂寞文人感叹自己无用,恰恰遇到一个叫“无用”的僧人,俩人还挺投缘。几百年过去了,当年那些“有用”的达官贵人不知哪里去了,而这幅无用之人画的无用之画可是真有用,成了这个城市招商引资的最大名片,甚至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都谈到了这幅《富春山居图》。它有用吗?没用。可是它真没用吗?
关于阅读他说: 阅读就像一段旅程,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从头开始,也不是每一段旅程都要一直走到终点。有的书很厚其实很薄,有的书很薄其实很厚。有的书你匆匆浏览一遍,就是读完了;有的书当你读过前三分之一,就是读完了;有的书可能只看过目录,就是读完了;有的书,你读了两遍、三遍,甚至更多,但还是没有读完;有的书越到结束,越会恋恋不舍,它意味着生命中一段特殊的相遇,让你不忍告别。
阅读也是要讲究随缘和惜缘的,别功利,别强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慢慢成为你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读书就是生命中的一日三餐,大鱼大肉清粥小菜都需要。读书是打发孤独与无聊时光的利器,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推动力,是真正要长跑的事儿。
他将阅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书籍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世界。第二个层次:阅读的作用在于打动你,引发你的共鸣,继而塑造你。第三个层次:通过与别人的对话,读别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
关于音乐他说:没有信仰的时候,音乐也是信仰。不管你身处的世界经历怎样的变迁,如果你不能把握住最根本的核心,就只能是一个焦虑的跟随者,而不能成为心平气和的生活守望者。
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激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
我一直认为人生只有5%的快乐和5%的痛苦,剩下90%都是平淡。在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时候,音乐的作用并不明显。比如结婚,有几个人结完婚还记得婚礼上放的是什么曲目,他只记得交换戒指;又比如人生遭遇巨大痛苦的时候,音乐恐怕也消失了,只有当你慢慢要走出痛苦的时候,音乐才重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那么在其余90%的平淡的日子里,怎样才能多一些幸福和平静,音乐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它不一定每天都让你激动得起一身鸡皮疙瘩,感动得泪水滂沱,但它能让你平淡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而且能够以一种很开阔的心境去面对很多事情,能够看开、放下。这就是音乐的功德无量之处。
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触动你的,抚慰你的,就对了。
(令我没想到的是,作者在第二章中竟然写了很长一段关于音乐的文字,写他从年轻时到现在对各种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里面有一段挺打动我的:爱因斯坦临终时曾说:“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过就是再也无法拉我心爱的小提琴了。”阅读也好,音乐也好,就有这么重要,重要到可以与生命画等号。如果我们不那么狭隘地去理解阅读,好的音乐、电影,也都是一种阅读。我的感想是:我觉得一个人在临终前最难放下的除了身边的亲人,还有就是他最爱的某个“事”,无法再继续去做了。)
关于《道德经》他说: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中,“道”是一个源起。“道”字是先写一个“首”,再写一个“走之”。“首”就是脑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动和步伐。有想法,然后付诸行动;有行动,也要伴之以思考。因此,“道”字的结构已经说明了它的含义。道路、道德、道理、道法自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明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揭示了“知行合一”的规律。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天下所有难事一定从简单开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所以圣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大事,但是他最后成为圣人。《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有八个字,“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作者根据当下把它翻译成:做人要正,做事要奇。“奇”不是走极端,而是出奇制胜。二者也别弄反,如刘再复先生所说:学者最好是思想深邃、做人简单,可事实刚好相反,很多学者是做人深邃、思想简单。现今中国,有一个相当大的目标,是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请问“创造”背后需要多少解放?另外我们常说“自主创新”,大家都把关注点落在“创新”上,我关注的却是“自主”,不自主怎么创新呢?如果每个科学家都听处长、听局长的,还能创新吗?
《道德经》这本书确实是一部有份量的书,因为它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正如陈鼓应教授所说:今人虽有百度、谷歌,获取资讯与知识极容易,但有识无智,只有知识,却少有智慧。古人获取知识不易,但多智少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