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教科书终于读完了也,要是不是跟着读书小组我最多看两页你信不信?哈哈哈,真的是有点专业有点教科书,不过,这种类型的书籍就得这样逼着自己读,逼着自己输出才行,不然可能都是买回来翻一下目录就结束了。前半部分的读书报告笼统了谈了几个方面自己的体验感受,最后还是分章节来打个总结,以便于以后回忆本书的时候查阅。
第一章《农业与膳食》。民以食为天,先说吃,先说农业。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两河流域,中美洲,中国是世界的三个农业起源中心地,中国最多的就是大米和小米了,南方主要以大米为主,水稻,北方主要以小麦小米为主。再到后来有了大豆,花生,红薯,土豆,玉米,高粱等等。这些在小时候都是见过的,而且还去栽种过,收割过,只是这两年高粱,大豆,小麦见的少了,水稻,花生,玉米,红薯在老家爷爷奶奶还是种着的,种的还不少,夏天我的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们放假都得回去打谷子,上学的时候像个黑娃,满身被蚊子咬的疙瘩,被稻谷割的口子,哈哈,前几天妹妹打电话来说没脸回学校见人了我就偷乐,哈哈,以前有寒暑假的时候也是一样的下场。话说回来,土地,在农民看来真的就是命一样的,爷爷奶奶七八十了,看着那块土地空着都觉得心里不好受,觉得浪费,每次因为干农活儿累的生病了去医院花的钱都远远不止他们种三四年的庄稼所得的成果了,不管怎么跟他们去讲道理,去计算这笔账,他们都听不进去,就是觉得土地就是他们的命,可能我们这一代就完全想不通其中的原因了,也或许是我们没有经历过没有吃的的苦,没有经历过曾经没有自己土地的苦吧,所以现在都不太管爷爷奶奶了他们开心就好,忙的时候能回家帮忙就帮点了。另外,关于农业用具,水牛犁地犁田我们老家现在都在用,一条水牛几家人一起养,一家一个月那种,需要的时候就牵去用,从我记事的时候到现在就一直这样,可能我们老家太偏僻了吧,去年年底都才通上公路,山沟里,比较原始了。
第二章《酒、茶、糖、烟》酒,种类就太多了。白酒,红酒,鸡尾酒,葡萄酒等等,根据发酵工程和工艺复杂度价格也是悬殊很大,几块钱到几千上万一瓶的都有,爱酒的人自然能品出其中的不同,就跟茶叶一样,会品茶的人从味道就能品出其质量和区别。不过对于我们这种觉得酒茶都难喝的人就认为所有的味道都一样了。古时候对于酒杯还是挺讲究的,特别是上次去看了青铜器展览后,发现古代贵族们的仪式感都很是强烈,对于酒杯的材质,样式都很讲究。茶,也是类似,只是现在很多人把茶和道教联系在了一起,茶道,通过品茶沏茶喝茶来联系到人生,休养生息,静心,净神等等。这可能就是把古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起来了。关于糖和烟,那不用说了,又爱又恨,都是让人有瘾的东西,甜的东西总是能让人开心心情好,但是脂肪多,易胖,使皮肤衰老更快等等,坏处也是一大把,烟就更不用说了,像我爸那种烟瘾,让他不吃饭都可以,但是不能没有烟,有烟瘾和有糖瘾的人都是活的挺纠结和痛苦的。
第三章《纺织与服装》纺织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小时候还会去买一块布来给自己打衣服,也会养蝉,现在感觉大多被机器代替,衣服店的衣服多的卖不完,到处打折,批发市场的廉价衣服也比比皆是,各种款式各种名牌各种仿冒等等,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没有牌子的,根本不会有现在这么多对比,哈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虚荣心奢侈品。
第四章《建筑与家具》这一部分文章讲的就有点太专业了,只知道自己茅草房,砖房,泥土房,石头房都住过,去年回老家,家里的房子都还是纯泥土的,一到下雨就到处拿盆接漏雨的地方,很多屋子也是有裂缝的,真的感觉随时都要倒下的那种感觉哈哈,以前比泥土房子好一点的就是纯石头房了,老家也还有两间屋子是纯石头的,大块大块石头那种,因为没钱,所以只有两间是石头房子还是爷爷奶奶为了儿子能娶媳妇修的。就跟现在一样,娶媳妇得先有套房子,哈哈。
第五章《交通工具》古时皇宫见得最多的是马车,后来是马,在我能记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马来拉重物了,没有马的就是靠人力和双腿,五六岁的时候都能一天走十多公里的。
第六章《冶金》最繁华的时期还是青铜器时期,工艺确实不错,但是我们常听到的百炼成钢其实是假的,百炼并不能成钢,这是文学上过于夸张的说法。
第七章《玉器、漆器,瓷器》玉器好看但是太贵,不适用于生活,不适用于批量生产,所以还是瓷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玉器应该说就是用来装饰的,瓷器就是实用的。
第八章《文具、印刷、乐器》这部分主要就是讲四大发明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真的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现在觉得能写一手好字的人都特别帅气,特别是在这个电子产品横行的时代,在这个没有输入法就不会写字的时代。
第九章《武备》主要就是进攻武器和防备器具,矛盾,剑,刀,枪,防弹衣,盔甲等等,我是不喜欢看到这些的,我还是喜欢平稳安稳的社会,哈哈。
第十章《科学技术》筹算,算盘,计算器,电脑,各种电子设备,现在是越来越方便,新的不断更新,旧的不断被代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发明不出来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