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出财富!改变生活!走向幸福!
——《理出你的财富来》培训收获
早上课早受益!!如果没有参加这两天的课程,可能再过10年我依然无法突破自己的认知,无法看到“自己的人生财富系统”。对我个人而言,课程的每一部分都有打破我认知的概念知识,也有可以立刻在生活中时间执行的干货,是实实在在可以改变生活的课程。就像一位及时上课受益的前辈所说:“马丁老师是人生系统的规划师!” 以下是我结合自己的情况所整理的心得,主要包括四部分:
一、什么是理财
【认知】
理财是合理利用一生的财务资源去实现人生幸福感的最大化的过程。萨缪尔森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财富/欲望。这让我认识到理财只是我们通向人生幸福的一个手段,想要过上幸福人生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幸福又并不只和财富相关。在课程的开始就让我意识到实现财富自由的路上,不是仅仅追求钱,理财是工具,而目标是人生幸福。
课程中有两个形象的内容,就像地图,快速清晰的把处于迷失方向中的我导航出来。第一个是,理财的三大块内容:风险管理,开源节流、保值增值。X曲线让我清晰看到这三块内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优先级是不同的。这个认知对我至关重要,比如像我目前这种情况(32岁,孕妈,房贷),这三者的先后顺序应该是:风险管理>开源节流>保值增值。而目前我们家庭的这3块内容是颠倒的。也让我看到20年后我们将位于X曲线的右侧,这三者的顺序会是:风险管理>保值增值>开源节流。第二个是五个球的故事,它形象的让我看到自己很努力地掷着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心灵五个球,努力不让它们落地。但实际上,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还是会弹回来。但其它四个球是玻璃球,一旦失手落下,他们将永远不会跟以前一样。这为现阶段的我做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
1、调整家庭投资理财三大内容的优先级! 2、勿让自己的玻璃球落地! 3、阅读《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二、风险管理
【认知】
1、保险
此部分内容刷新了大家的认知,甚至为在场不同的人省下不同级别的“巨额保费”。保险购买总体原则:1、双十原则:年收入的10%购买10倍的保障。2、近期风险有限原则:3、经济支柱有限原则。双十原则并不适合所有保险,只适用于保障型保险,通过保障型保险的合理组合放到100倍杠杆。例如,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家庭,用1万元购买理财保险,就无法做到100万元以上的家庭保障。但如果通过购买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寿险在内的保障型保险组合,就能做到100万元以上的家庭保障。值得提醒自己的是,在执行双十原则时要兼顾第一个十(保费)和第二个十(保额)。总之,保险姓“保”,不是为了投资理财,优先考虑保障型保险。
在课上玩投资游戏的时候,马丁老师用新颖的感受方式让我们再次明白保险的重要性。游戏总共6轮,以为日常生活中我已经购买了重疾险,一直有保险意识,游戏中每一轮我都买保险,到了第5轮我的100元投资只剩65,而旁边的伙伴已经达到了150+,我很羡慕。但转折就在此时发生了,马丁老师宣布,我们遭遇了“百年强暴风雪”,没买保险的,根据自己选择的数字损失从0-100%不等!买了保险的全部赔付!买了保险但投资收益很低的我,保住了现有的资产。而没有保险的,有些即使投资收益率很高,也从“富豪榜”跌倒“穷人榜”。真的是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2、健康
在我的概念中,健康和保险是紧密联系的,也许保持健康就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方式。购买保险和饮食结构与健康关系密切。保持健康和购买保险同样重要。50%以上的癌症与营养过剩有关。复旦大学教授于娟32岁此生未完成的故事提到熬夜和饮食对她的危害。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整个家族甚至几代人。近些年结肠癌的发病率高升,有时候呈现出家族发病的趋势,根据专家的研究,这很大程度上与家庭饮食不健康有很大关系。20岁时我们也许一无所有,健康100分财富0分,但我们仍有资本积累到现在的财富。如今的我们千万不要活成健康0分财富100分。
【实践】
1、[endif]6月前完善好家庭保险配置; 2、减少高脂肪、高动物蛋白、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膳食纤维饮食;
3、不熬夜:11点睡觉 4、正念冥想 5、阅读《救命的饮食》、《轻断食》、《此生未完成》
三、开源节流
1、消费管理
【认知】
以下两个公式让我感触很深:收入-支出=储蓄 VS 收入-储蓄=支出,它们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财观念,而我们在日常金融活动中具体执行哪一个公式,其理财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收入-开始=储蓄”正是我大学毕业的前3年我的真实例子,每月拿到工资后,不考虑储蓄,而是先用来满足消费,如果还有剩余,才会存起来。由于“收入有限,欲望无穷”,储蓄往往最后都变成了“零”,甚至是负数。当毕业第3年,我遇到了人生第一次购房,我就傻眼了,直到我被迫要还房贷,才开始每月先扣掉储蓄(房贷)。反思后,正是反映了自己以前及现在对财富没有计划,消费随意,储蓄盲目,缺乏整体的金融观念。
“支出=收入-储蓄”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理财结果。我的95年的弟弟消费习惯更符合这个公式的逻辑,大学毕业前3年自己在深圳摇号购车。也许他是学会计专业的,本身就比我学电子信息的财商高。另外,他从毕业就开始深圳摇号,大方向知道要储蓄。他并没有因为过度地追求储蓄而影响正常生活,仅是意识到万一自己摇号中了要有买车的存款,就有了不同的消费理念。
选择前者,虽然看似逍遥自在,却降低了抵抗未知风险的能力。而选择后者的人,一般都能攒下一笔数目可观的储蓄,为以后的生活中较好地实现自己的各种目标打下基础。
【实践】
1)践行:收入-储蓄=支出 2)阅读《小狗钱钱2》
2、必要、想要、需要
【认知】
理财就是理生活,活到30+分不清必要、需要、想要。听了课程后,我的简单粗暴的解释是:必要,没有会死;需要,品质,打车非地铁公交;想要,去年买iPhone7,今年想要iPhoneX。把消费分成这3堆儿,在消费规划中能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把不必要的开支省下来。即使现在没有开源的途径,没有好的投资能力,先把节流做好。养成能为自己下金蛋的鹅。课程中“拿铁因子”的故事,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在消费中的积少成多的力量。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除了金钱的消费管理,也让我想到了我的时间消费,回想以前,我参加不少无用聚会,过多无用的闲聊。其实,生活中有的人、有的事,也可以用必要、需要和想要来衡量。不必要见的人,没必要做的事,把时间和注意力用在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个分类可以去指导生活的各个方面,理财、育儿、职业、夫妻关系等等。
【实践】
1、每一笔消费前问问自己是必要的吗?每一笔消费记账。 2、需要反复读的书购买纸质书,不需要反复读的尽量在微信读书阅读; 3、减少无效聚会和微信群聊天; 4、阅读《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3、心理账户
这个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情况A:苦等多年的演唱会来了,我花了5000人民币买了一张门票。不幸的是在演唱会开演前一天,门票找不到了。你是否会再花5000块钱买一张同样的门票?情况B:我买票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里边大约有5000元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会继续买一张门票?我的选择是A情况下我不会买,B情况下我会买。尽管两者实质上都是丢了5000元,但却导致了我们完全不同的消费决定,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只要是自己的钱,不管是工资,还是买彩票中的,都是等价的。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都应该一视同仁,理智对待。
【实践】
1、对于促销活动,奖金和工资等,在每一笔消费前,思考是否是心理账户在起作用? 2、[endif]阅读《躺着赚钱》。
四、保值增值
【认知】
不投资是“等死”,乱投资是“找死”。一般的理财产品有股票、债券、外汇、商品、房产五类。从1980年至今,CPI年化涨幅达5.17%,如果加上货币增发等影响,通胀率超过5.17%。所以,理财的小目标,首先得先跑赢CPI!在这部分,对我来说最能实操的部分是72法则,至少让我看到了自己如何准备退休后的钱。这是普通上班族也能起步的实践,让我不再焦虑。因为我看到,如果要实现其退休计划,则现在需要每月投资多少钱。通过计算,人生立马有了“赚钱”的目标和动力。日常的节流也变得更加简单。小小积蓄能理出惊人财富。就拿基金定投来说,将“开源节流”部分中我们省下的小额支出,通过时间和金额的复利可以达到令人咂舌的数字。
这部分对我来说最难得是选择什么样的基金,这部分知识我目前还是空白,需要去学习基金投资知识。今年对我来说,保值增值部分如果能启动基金定投就是很大的进步。将剩余的精力利用好,放在现有的可以增加收入的渠道上,增加更多的收入。将自己的身价提高,为其它的保值增值项目做资金准备。
【实践】
1、启动基金定投; 2、调整家庭保值增值项目; 3、阅读《买基金为自己加薪》
我上完《理出你的财富来》课程的整体感受是,马丁老师的尽量把专业的知识传授的通俗易懂,但对于第一次接触这么多新认知的我来说还有一些知识点只知道结论,还没理解清楚的逻辑,下次有机会还要参加复训。马丁老师说,此课程的概念大家听说过。但我听完后感受是,即使听说过概念,自己也想不到去用来“理出自己的财富”。感谢自己选择学习《理出你的财富来》!它可以让我改变我的生活!走向幸福!
Bingo 2021.5.18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