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了
地震来了
地震来了
仿佛"狼来了"一样,三次警告后,狼真的来了。可怕的不是狼来了,真正可怕的是狼多次吞掉善良的羊,羊却只会“望圈兴叹”,只会抱怨“狼怎么又来吃我了”,“我们羊真倒霉”,或者告诉广大的羊们“多狼兴邦”,“我们是最坚强的羊族”。
距离2008年五一二汶川大地震9年,2017年8月8日晚9时19分四川九寨沟再次遭遇7.0级地震。截止8月14日地震已造成25人死亡,343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变得伤痕累累。景区内碎石遍地、景观塌陷、道路断裂,过去被称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已经面目全非、伤痕累累。
从九寨沟一直以来的新闻报道的画面看,多数只有山体垮塌、巨石滚落、碎石飞溅,各媒体也被类似的地震后的画面刷屏,却找不到一张民居倒塌、受损的画面。这样的新闻报道很难令人感到完美。
我们只能从最初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了解一些九寨沟震区民居的受损情况。
据CCTV13报道,九寨沟漳扎镇的不少民房建筑损毁。九寨沟有不少民居外墙贴着石头,在地震中几乎全部损毁。
据报道,九寨天堂酒店大厅有垮塌,有人被埋压,整个酒店大约有2000余人。地震导致九寨沟县漳扎镇等17个乡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一般受损1037户,中度受损420户,重度受损223户。
这样的受损数字,并不能说明我们房屋的抗震效果十分完美。
专家指出,此次地震伤亡小的一个原因是地震震源深度较深为20公里。而芦山7.0级地震13公里,鲁甸6.5级地震为12千米,玉树7.1级地震为14千米,这几次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破坏力大。由此可见九寨沟地震的破坏能力远不及其他几次7.0级地震的破坏力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此次地震九寨沟县人烟稀少,人口只有2万多人。
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汶川地震之后,由于震源较浅,地震破坏性大。刚刚经历过汶川地震而建设好的所谓能抗7级9度的抗震建筑,却在芦山地震中发生大量的垮塌,这样血的教训才值得深入反思和警钟长鸣!
九寨沟地震更不能因为伤亡小,而忽略了四川震区内建筑存在抗震隐患的问题。我们不该感觉自己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而高傲,更不能高傲到看不到事实和隐患!
经过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四川震区几年内发生的多次大地震,我们还不能从实际出发吸取教训,大量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这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在地震多发区,医院、学校这些中大型建筑,强制按照国家抗震标准建筑施工,这些很容易办到。最关键的是大量民居,采用什么样的防震建筑,既有较高的抗震能力又有实际的可实施性?是采用高成本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还是因地制宜地采用低成本的抗震材料建设民居?!
从汶川到九寨沟地震多次地震来看,四川震区有震级高、烈度大的特点,即便普通钢筋框架结构的民居也无法抗击这样猛烈的地震。而且钢筋框架民居的成本较高,作为震区的普通百姓也根本承担不起,如果强制民间采用,必然造成民怨沸腾、民不聊生。钢筋框架民居在现实中实施中困难非常大。
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同样是地震多发地的我们的邻居日本。日本民居大多采用木制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甚至曾有日本民居经历海啸后,房屋被海浪冲进大海,依然没有散架,保存房屋原来面貌。
而四川汶川九寨沟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林木资源,建设合适的木制房屋,有就地取材的便利,也能获取廉价的建筑材料。虽然,这样木制民居比不了加有抗震层的日本高科技民居的抗震水平。但根据我们国家的国情,木制民居也能为震区居民逃生赢取宝贵的时间。
我们知道震区房屋倒塌分为两种:“脆性倒塌”和“延时倒塌”。如果是脆性倒塌,逃生的可能性为零。如果是延时倒塌,逃生率起码提高80%以上,这样大大减少了地震的人员伤亡。
据了解,一些乡村民居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民居穿斗式木结构,在九寨沟地震中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损坏。
穿斗式木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架构房屋的主要形式之一,整体结构有高度的完整性,结构形式以柱成檩,没有梁,柱与柱之间靠穿方相连。穿斗式木质房屋有结构稳定性高,整体重量轻,抗震能力强,经济实惠的特点。这种房屋在公元前两世纪就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水平。
在我国地震多发区,如果大量推广穿斗式木式民居,来替代土胚房和高成本钢筋混凝土民居,这样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并能较好地解决震区更经济抗震民居的问题。
如果文章一个小小的地方让你产生了共鸣,别忘了关注我。等你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