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台北 323 公里
高铁 107 分钟
客运 256 分钟
步行 4320 分钟
而两颗心的距离,需要多久才能抵达? ”
这是进场之前,匆匆瞟一眼《家·书》的宣传海报,我秒记在《简书》私密文章里的句子。
看罢《家·书》,那份持续的感触波及至今,依旧无法飘去,于是想成文给自己,也给未曾看过音乐剧的你。
《家·书》的主创及演员都来自台湾。该剧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一家三口的“交换日记”为线索,讲述三位母亲,两个家,三颗心之间距离疏远到回归的故事。
01
第一幕讲述的故事让我们捧腹大笑,女儿彩凤在校打了男同学,被老师投诉,妈妈一边接投诉电话一边与女儿沟通。那熟悉的对话,仿似生活中的小笑话。
“等你生了女儿就懂了”,就是这一句,每次有矛盾都被拿出来当做挡箭牌。母女之间的日常斗嘴就在轻松的氛围中演绎着。
02
我们都知道,老套的情节,必定是丈夫因公殉职,母女相依为命。然而真的被演绎出来时,剧场里的啜泣证明我们被感动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那把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都给了工作的警察爸爸,他却缺席了女儿以后所有的成长瞬间,于社会,他只是普通的一名警察,而于家,他是天,天塌了,谁来撑?
第二幕用音乐独唱来诉说着失去丈夫,失去父亲的悲痛,让我们不禁泪水沾满衣裳。
03
母亲与女儿彩凤维持着交换日记的传统,二人不间断地写着每日发生的事,并且总是留一页空白给过世的丈夫。
一个人带女儿,诸多艰辛,剧本浓缩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高考填报志愿母女意见不同而争执。母亲坚持让女儿学赚钱又体面的会计,而女儿还是选了自己喜欢的美术,大学后母女之间隔阂变深。
我们也在反省,怎样帮助孩子去选择大学,选择专业,才能让孩子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怎样的教育才能实现不仅仅为就业和生活服务,也可实现人生的价值,是不是该用金钱来衡量专业和工作,唉,这深刻的问题值得社会深思。
另一个场景是女儿彩凤远嫁到台北,母亲不想女儿远嫁,更不想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女儿穷嫁,母亲甚是不支持,母女之间关系又远了很多。
什么样的婚姻值得去选择,远嫁意味着什么,父母不看好的人该不该嫁,我的小脑袋陷入思索。
04
等你生了女儿就明白了,彩凤的女儿也如她当年一样顽皮,我们仿似又被带回了第一幕,在欢笑中不知彩凤生了女儿会不会明白她的母亲素珠。
05
最佩服的还是原创和导演,敢于向我们呈现最真实的生活。家暴以及家暴下孩子的成长,未婚先孕作为单亲妈妈,独自教育和带孩子的问题,都在剧本中展现。
婚后的彩凤不幸遭受丈夫家暴,但她仍希望尽力给女儿杨倩一个完整的家,坚持维系这早已名存实亡的婚姻,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女儿然杨倩,感受到的都是不快乐,再去选择自己爱情和婚姻时,她接受的是未婚先孕,是不结婚独自带孩子长大。
不顾母亲彩凤反对,倩倩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母女两人渐渐失去交集,只剩下对生活近况例行公事般的询问,即使心里彼此挂念,谁也不愿表露于形。
06
当彩凤得了失智症,去到当年爸爸工作过的地方,寻找爸爸,电话打到外婆素珠家里时,三人关系又再次出现转变,这一幕,让在场的我们数度落泪。
忘记所有,依然记得爱你。这也许就是世间可以超越任何隔阂的亲情。彩凤在一天天忘记曾经的一切,一天天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年纪一天比一天大的母亲素珠就一遍遍耐心教她,离家多年的倩倩也想多点照顾母亲,看着母亲把她当做陌生人,歌剧长出来的悲痛感染每一位观众。
终会有那么一天我们长大了,父母老去,老到哪儿也去不了,甚至老到不认识我们,那时我们可否像小时他们待我们一样,待他们?
《家·书》这份账单,我用花呗买的单,价钱只是那么一点点,然而带给我的思索可能需要用余生去实践,用余生去爱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亲人。用余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婚姻,去陪伴未来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