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罗胖把他在经济学的智慧中得到的启发,总结成了十六个: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
爱屋及乌,我也开始迷恋上了这门跟我专业毫不相干的经济学。在“得到”订阅了“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程。这十六个字还真是涵盖了不少经济学的原理呢!听我慢慢道来。
经济学的基础是稀缺,稀缺就会迫使你去选择,有选择就会有标准,有标准就会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就是歧视,歧视就需要付出代价。
那么既然歧视无法避免,我们要做的不是拒绝歧视,而是如何歧视?
举个例子,马云的长相很普通,甚至有点儿“丑”,你歧视外貌不好看的人,你就会“看不上”马云,那么你就必须要付出代价。用马云的话说就是: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以貌取人的标准,有可能让我们损失几个亿。那么我们以后的选择标准是不是就要有所调整了呢?有人说我就是外貌协会的,我只跟颜值高的做朋友,那么选择造成的代价你也必须要自己承担。
再举个例子,我的上一辈人就经常把“外地人”挂在嘴边,好像“外地人”就是穷,素质差的代名词。总觉得自己比他们所说的“外地人”高人一等。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优越感呢?原来在我们村里面安家的“外地人”,开始条件普遍比当地人差,吃的也差,孩子教育也没有我们这么有优势。所以当地人产生这样的优越感也是无可厚非。
当时当地人普遍比较懒,很多人也不愿意种地了,“外地人”机会少,把这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统统包揽过来,最后成了种田大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慢慢的过的比当地人还好。盖起了大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这个时候外地人的孩子娶了当地人家的孩子当儿媳妇。这个时候可以说外地人和当地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时候当地人还像当初一样歧视“外地人”么?答案肯定不是。
这就是薛老师课上总结的凡歧视必得付代价。歧视的起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偏好,二是信息不对称。而不管是哪一个起源,只要歧视所付的代价越高,人们就越会努力去减少不必要的歧视。
说到选择的标准,我们就需要知道自己的成本,机会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人的眼界不同,选择就不一样。有人选择扎根北上广,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你能说哪个选择更好么?
作为我来说,我选择了逃离深圳,我放弃了深圳的资源,深圳的高收入,深圳的蓝天,深圳的一切发展机会…我来到我的家乡常州,虽然这里的发展机会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多,收入也并没有深圳高。但是在常州我能离父母更近一点,可以好好经营我们的亲情关系。另一方面,在常州我能买的起房子,孩子能得到相对好的教育资源。这些在深圳可能我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成本才能做到。说白了,我就是觉得回来更划算。
罗胖说的那十六个字,我这么理解的,我选择了回到小城市就不要总怀念过去,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我们要向前看。现在的知识内容平台做的这么好,想要终身学习,无关乎你在哪里。想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有相同价值观的同样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结交了很多价值观相同的同学。彼此交流沟通,一起成长,我相信我的未来不会差!
我们的一生几乎天天在做选择,那么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做个明白人呢?这就是我学经济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