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极豆车联网联合创始人 李杰
创业是个巨大的工程,涉及的层面也是多维度的。我非常乐于同大家分享,但是我的亲身经历告诉自己,通过刷屏来获取各种创业经验论,其实并不能防止掉坑。只是在看过之后,能稍适警惕,搞清楚自己每个坑掉的其所,能更快的爬出来。这中间,每个人的所处阶段、学习能力,都是影响爬出来快慢的重要因素。
我想先说关于创业的一些基础认知
大部分创业者当时都感觉自己是被上天选中一般,天生就是来拯救世界的。而预备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清楚理想和现实。创业者要有讲故事的能力,说给别人听这个界限当然可以模糊,但自己请认真思考,把它当做一件生意来做。互联网创业相对其他改变世界的概率是大一点,概率也不一定意味着结果是你。这是心理准备。
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行业的繁荣,让创业者可以更好的拿到启动资金, 能尽快的启动项目,把想法变成产品。这个过程中,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的特性,大家起步的基准线相对一致。即使在今天,在部分领域中,也是一样。公务员升级要看年限,评教授也看年份,但在这个行业中,有20年经验的人跟后进者比,并没有太大优势。例如社交和游戏,通常年轻人玩的转一些。再具体的一个例子,2008年已经上市的三全集团,2015年花巨资进入外卖市场想分杯羹。凭借雄厚财力他们想打造中央厨房+线下机器投放到售卖的模式,结果呢?铩羽而归。
行业的繁盛让创业者可以更快的获取资金,但拿钱容易不意味着成功也容易。ABC轮死的项目比比皆是。不把产品做好一定死,营销闹得再凶,号子喊的再响,也没用。中国的市场容量就像个黑洞,逆向吸金能力也是一流,认为砸钱就能掌控市场,简直是天方夜谭。
说起来,我们这代人也是幸运的,生态蓬勃发展,技术的更迭简直像黑魔法。所谓泡沫,本来就是硬币的另一面。大浪淘沙之后,一定有强大的商业领袖诞生,会有伟大的产品和结果沉淀。客观的看待行业,更容易清醒的认识自己。很多事情与己有关或无关,认知是首要的。
有一些基础认知后,再来看创业。这件事里,有哪些我们可以从已经成功或失败的项目中吸 取经验。这些经验老生常谈,随便在Google中输入「创业」就可以找得到几百万个结果。 虽然有点滥大街,但我想说的是,支撑很多事情的都是简单朴素的道理。方法、手段铺天盖地, 朋友圈公众号避之不及,但再花哨和牛X的玩法,都是在一些基础规则上进行演化的。
一、创业需要搞清楚市场时机,从用户需求和市场机会出发,切忌想当然
时机是大势,逆势即使有所成也会很吃力。消费级市场甚至我一点都不建议逆势,逆势基本发生在技术革新层面。假设无线充电技术研究有重大突破,解决传输效率和距离的问题,很容易让电池市场萎缩。此消彼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更多是快充技术,我认为这是现阶段市场的一种妥协。energous已经走在前列,Apple Watch从第一代就开始合作,但无论是从市场使用还是资本反馈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过程需要找一个自己热爱且擅长的点,配合丰富的信息源。这是知道怎么做和要做什么的配合。没有兴趣的事情别开工,浪费时间和金钱。改变世界无从谈起,还是先改变自己吧。
二、做事情,组建团队真的非常重要
首先是有一帮愿意和你一起拼的人,其次能力互补也很重要。愿意来自于认同,对人的认同,完美一点是对事情也认同。当然对外部讲故事两层都认同就可以了。事实上,由于眼界、认 知、所处环境的不同,很难让人一开始做到对人和事都认同。这需要创业者不断对团队进行 「开悟」。更多的是,新进的早期创业团队成员只是对创业者个人认同。别追求绝对理想, 创业这么难,他有技能,又对你认同,愿意跟着你干,那就不错了。
尤其是业务刚进入轨道,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各色人马都会出现。今天跟你宣誓要和公司共存亡的,明天其他公司过来随便松松土可能就跑了。所以,请放平心态。以我自己的经验看, 80后挺踏实,90后挺机敏。另外,应届生里其实也有一些不错的苗子。当然,团队请依照自己的需求来组建。
三、产品层面要有克制,轻量化产品实验,重资源投入关键点
这点不用展开阐述了。创业者一旦开工,会去寻求身边各种资源的帮助,创业导师很多,创业文章更不少,各种机会好像突然都绽放在自己眼前。很容易让人造成「这个功能不错,我们可以加上」、「这个方向牛,是未来」等错觉。我想说的是,想清楚你的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核心价值是什么,然后所有的围绕它来设计。否则,很容易跑偏,导致工期漫漫无疾而终。因此,在产品上请务必保持克制,不要贪大求全。
另,一个中肯建议:产品要有社交网络的机制设计,虽然有点烂大街依旧很有效。这点自行评判要不要克制。
四、运营推广和产品一样重要,运营推广每次都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执行
互联网创业已经不再是比什么产品早出来的阶段,而是比谁的运营更精细,让用户体验更好。 创业团队在推广层面,比砸的钱多是不科学的,比比大家谁的获客成本低。在产品扎实的情况下,「意见领袖」、「营销活动」、「社交驱动」都是比较优先的低成本获客方法。后两者能成功是机制和运气的叠加,可能做十次只有一次成功。多尝试,察觉无效的要及时停掉换方案。
另外,持续的获客能力也重要。我自己的总结,在推广上,「垄断式推广」简单粗暴有效。与之匹配的是对团队及其高超的精细化运营要求。这个方法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详细讨论。 这里插一句,当年我看美图干掉光影魔术手的过程,简直厉害到爆。不信大家随便问问那些早期就爱用美图秀秀P照片的80后,谁不是从光影魔术手转过来的。
五、尊重商业逻辑,好好卖产品
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知道怎么做产品,不知道怎么卖产品。这点其实有些无解,商业化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在想清楚做什么产品的时候,也务必想清楚受众是谁,怎样将产品卖给他们。如今的互联网付费环境简直太好了,不像从前,要谁花10块钱买个会员会让他觉得奇耻大辱。数字货币的通行使普通用户参与到产品付费变得畅通无阻。
目前不盈利不等于不知道未来怎么盈利。能尽量别拿Google、腾讯举例就不要。因为时间 节点不一样,竞争环境不一样了。这个发展过程有太多未知的卡点,和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不要忘了,互联网拼的是前三甲,不入局基本没戏。入局也不意味着成功,只是离阶段性的里程碑更近一些。说不定还没挨到你设想的付费节点,项目资金就断留了。到时就要欲哭无泪。回归价值,把自己放平淡些,努力脚踏实地,更有机会做好。
最后贡献几个坑,几乎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作为给大家的参考:
1)关注项目财务。现金流很重要,融资不是万能的;
2)注重运营数据,不要花钱做自high的活动;
3)身体力行,自己做到。别玩花招,每次难得早到一次公司就发照片自我感动,一到下班点就来打着「送宵夜给加班同事」的事情别干;
4)用人不疑,每个阶段适度放权,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不用每个人把公司当家,但你要把团队当家人。把精力放在业务上,今天「兔子说」明天「大灰狼」的段子别天天在朋友圈发个没完,你饭都没想好怎么给人吃饱,天天还恐吓大家这种事是个笑话;
5)分配好利益,用机制和合约告知大家的权益。否则你今天高兴给,明天不高兴就不给,大家忐忑保障有没还来不及,哪有心思考虑长远干活。拿没填满子弹的左轮手枪杀人,自己处心积虑累的要死,你还不如给人家一个痛快呢。
最后,总结还是要有的。我曾说「创业就是这样,每天斗志昂扬,有时为自己做出的决定觉得了不起,有时又被自己蠢到哭」,但这不正是创业的魅力么?要么找份体面工作,安稳度日,每月到点领工资;要么选择一条不那么容易的道路,付出全部的努力,为长远的美好目标去实现。创业很多坑,当然,也很好玩。我依旧支持那些想清楚了的人去创业,万人说坑,毕竟是坑是大道,不走一回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