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小故事。
曾经有一个女孩暗恋着一个男孩,他们是同班同学,也是关系要好的闺蜜和铁哥们。
她习惯一些无聊的课两人坐在后排聊天,习惯了放学一起骑着摩的兜风吃烧烤,习惯了晚自习做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习惯了彼此心照不宣。
但女孩不习惯的是,她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上了男孩。
她每天夜里守着手机,就怕男孩会因为现任女朋友任性而不开心;她知道男孩不喜欢喝纯牛奶,于是骗家里说自己想喝酸奶,然后每天带给男孩喝;她知道男孩胃不好,所以每天都得提醒他不许吃乱七八糟的东西;她知道男孩寄宿学校条件没那么好,又怕伤到男孩自尊心,就变着法的说获得不义之财请男孩吃饭;她把所有不敢对男孩说的话写在了日记本里,却不敢告诉男孩。
后来男孩失恋了,陪了男孩近三年,女孩发现自己反而越陷越深,但她明白男孩一直都还是把她当哥们。
终于在高中临近毕业的时候,女孩鼓足勇气表白了。
男孩的哥们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你跟女孩已经有了纯洁的革命友谊,转化成爱情,应该比铝热反应的速度还快。
于是男孩和女孩在高三临近毕业的时候就在一起了。
日久生情是真的,男孩和女孩度过了有哭有笑、有吵有闹的大学时光,在大学毕业那年分手了。
三年的备胎,四年的相恋,结果还是分手了。
故事讲到一半。
进入工作后的男孩发现社会原来比曾经想象中的还有现实和恶劣,他特别想念女孩,但他明白已经回不去了。
浑浑噩噩过了两年,男孩在公司遇到了一个女孩,他发现自己对这个女孩有那么点心动,而且他发现女孩也会对他示好。
男孩女孩开始习惯12点前催促彼此睡着,却不知不觉聊到凌晨一点;男孩会因为要和女孩出一次差而感到开心,即使出差时一群人;两人外出工作坐地铁坐公交,女孩会靠着男孩睡着,下雨会挽着男孩一起打伞;他们一起看电影,一起逛街,一起吃部队锅和炸鸡……
终于在男孩要离开公司的时候,他鼓足勇气和女孩谈了彼此的关系。
但女孩说:我等了你好久,曾经幻想着你会在某个时间就该跟我说这句话,可是你拖到了现在,我已经把你pass掉了。
女孩还说:我现在想把你当铁哥们,当好朋友,我感觉自己害怕爱情,害怕两个人,想一个人生活。
男孩没多说什么,只祝安好。
男孩明白女孩所谓的朋友只是聊以慰藉的备胎。
男孩后悔说破了关系,如果不说,可能他们还能是无话不谈的铁哥们。
生人可以变成熟人,可是熟人要变成了生人,就比生人还生分。
故事到这里大概讲完了,说回电影。
其实我考虑过讲电影本身好,还是讲电影的内在思想好。
讲电影本身,《陆垚知马俐》好像只是国产爱情青春电影里很普通的一部,无从下手。
讲电影思想,无非是陆垚备胎30年养成记,写的过于入木三分,会不会被人质疑我是备胎过来人?是不是过于悲壮?
不过请不要歧视备胎和同性恋,连包贝尔都有勇气拿三十年的备胎时间来赌在校花宋佳身上,你凭什么三个月就想撩到妹纸?
一句话总结电影:笑点泪点全片皆是,可惜剧情单一老套,不堪大雅。
我是临时不小心约到一个女生一起看了《陆垚知马俐》的,来深圳近一年了,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看电影。而对于自己一个人看爱情青春电影的内伤来自于去年自己一个人去看《少女时代》,电影院里男男女女笑的横七竖八、哭的稀里哗啦,我一个人抱着一杯可乐硬是把吸管咬成三截。
后来我明白了作死可以,一个人去看这种爱情青春电影,那就是对自己青春的摧残和对自己爱情观的沉重打击。
周末电影场的人很多,基本上包贝尔一出现就是笑声一片,包贝尔很适合这种无厘头的屌丝角色。我也被逗笑了,可是这种逗笑有点特别无奈的笑,不像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好笑而笑。
如果拿包贝尔和王宝强做比较的话,王宝强是憨,而包贝尔有点装,而且用力过猛。
所谓出色的喜剧演员,一类靠演技,像卓别林金凯瑞周星驰;一类靠外像,像憨豆艾金森徐峥王宝强。不过受众群体不同会导致对演员的看法不同,比如有些人觉得憨豆很无聊,有点人觉得王宝强演技很二。看待喜剧特别受观影人当时所处的心情所影响。
《陆垚知马俐》为什么觉得它有点好笑?是因为在《夏洛特烦恼》和《煎饼侠》之后好久没有出现一部比较可以让人笑一下的电影了。我看好多评论里都抨击电影多无聊 ,其实他们是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意识和电影导演本身背后的故事,这个后面再说。
除了笑点,影片可取的旁白会叩击到一些人的内心之外,好像在剧情上没有一点亮点,冗杂的情节走向,就好像裹脚布一样很长很臭,所以我不得不抨击一下,电影的故事走向真的一点心意都没有,如果两个小时的剧情只是在一个备胎是怎样变成正房的,而且电影的每一场,都好像在过去看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和剧情,那说明诚意真的是不够的。
而且别忘了这是文章导演您的处女作。
我们说一部电影需要有起承转合,需要有发展高潮结尾,而《陆垚知马俐》就好像是哪里可以制造笑点,就从哪里剪一段贴进来,包贝尔不断地想脱离备胎又不由自主地变成备胎,直到最后给巴塞罗那拍了近二十分钟的高清宣传片后,草草结尾。
而且结尾竟然让包贝尔那样的装扮在街头一堆外国人面前献丑。
而且最后宋佳和包贝尔哭了,一起哭了。
所以,必须批评下文章在故事情节上的架构,不合格。
故事讲的是备胎的故事,可惜包贝尔的备胎角色给观众留下的同情分数,还不及李大仁万分之一,为什么?一来颜值不足,二来这备胎当的还不够憋屈。
我记忆力很差,大概回忆下包贝尔都为备胎角色做了些什么付出。
一、幼儿时期严重未成年就萌生爱意,一根橡皮筋激发了6岁孩子的荷尔蒙,睡觉时偷偷地抚摸宋佳头发。(这个幼儿园安排男女生混睡,这样好吗?)
二、每天晚上到宋佳床位的窗前嚼锅巴,让宋佳听声音睡着。宋佳出国时候给她录了一晚上的嚼锅巴的声音。
三、为追宋佳的人表白。
四、为了阻止对宋佳不轨的人,恶补算命。
五、宋佳一找他,澡都来不及洗就冲到她家。
还有没有?我是实在憋不出来了,也想不起来了。只是好像包贝尔这个备胎,并没有那么让人刻骨铭心的、作为正规备胎应该付出的那么多,说白了就是还没有让人觉得这个备胎还蛮可怜的。
说难听点,现实生活中能够坚持三十年这样一直陪着宋佳,专职三十年备胎的,一者就是这个人穷屌丝,长的不好看;二者还是这个人穷屌丝,长的不好看。
我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做过备胎的身份,或者为了一个祂,产生过那种想在一起但没有办法去尝试的经历吧?如果说《陆垚知马俐》会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一丝丝的内心波澜和悸动,那恭喜你,你是一个合格的备胎。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受电影带动情绪的人,这主要是看我会不会用心的去看这部电影。
大学时期看过很多电影,有的时候是边玩四国军棋边聊QQ边刷NBA新闻边看电影,这样的电影基本不会留下什么好印象。但如果我真心想安静的去看一部电影了,我会去观察场面调度、画面、灯管、情节走向等等,这样的电影即使是再差我都会认为是不错的电影,所以我是那种看喜洋洋和灰太狼都会有情绪波动的人。
《陆垚知马俐》也会给我情绪的波动,但不是包贝尔的备胎精神,毕竟我不是专业的备胎。
重申一遍,真的不是。
《陆垚知马俐》给我的情绪波动是里面一些平常的台词,很实在很透彻,每个人听到里面的话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可以在观影中自己去体会。
电影里充斥了好多“性”的元素,很多隐晦的地方我想大家都能看的懂。
比如在开始的橡皮筋;天台那场宋佳比出一个小拇指;包贝尔摔破头,他同学送他去医务室对着女生大叫来日,方长;还有赤裸裸的激情戏,总之该有的梗都有了,而且都是老梗。
写不下去了,随便再说两句导演文章。
网上很多人都在说这部电影是文章在为之前的出轨事件洗白,我表示同意。
但文章道歉拿出一部处女作电影来了,还有什么好抨击的呢?能够为了她,拍部电影来道歉,够不够诚意?
再说回来,“文章拿《陆垚知马俐》给自己出轨事件洗白”这种说法,其实都是一些人杜撰出来的子虚乌有吧?
其实我没有多么喜欢文章,也没有因为他的出轨而多么讨厌他,我想说娱乐圈里,被冠以终极好男人的他他他,好家庭主妇的她她她都出轨了,那只能说明一点:水太深,你不懂,太多潜规则不是你情我愿的。
扯了这么多,好像并没有讲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主要是这样的电影真的不太好去评价和讨论,看了一些网络上的影评,好多都是在扒文章的过往,和缅怀自己的备胎岁月。
开始的故事其实都是我乱编的,没有什么男孩女孩。
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备胎不管是一直暗恋,还是表白,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在一起了容易夭折,不在一起了容易受内伤。
而像包贝尔这样的备胎,现实中,不!存!在!
如果真存在,是因为男女到了30多岁,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已经,没!有!办!法!了!!!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几点,也是电影里一直反复强调的主题思想:
爱上一个人真的会让自己卑微的如尘土一般,好像自己哪里都配不上祂,好像祂做的一切都那么高大上;
幼儿园时期请不要动真情和谈恋爱;
如果一个女孩愿意跟你在一个房间过夜了,请麻烦你自尊自爱,要么睡她,要么先聊天再睡她;
做一百件傻事不一定能够打动祂,但只要等到一定年纪了,如果你未婚祂未嫁,恭喜你,你做一件就能够假的打动祂了;
祂如果陪你逛街聊天却不跟你睡,还说好喜欢一个人,那恭喜你,你已经当上备胎了;
生人可以变成熟人,可是熟人要变成了生人,就比生人还生分。所以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当朋友吧,毕竟友情真的比爱情长;
暗恋是成功的雅居,说出来就是悲剧;
备胎容易习惯和上瘾,当久了对身体和心灵都是莫大的摧残。
人生苦短,珍惜眼前;远离备胎,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