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评论一个电影说,这个故事没讲好,这个故事我不喜欢,似乎在我们的认识里,电影好不好取决于故事讲的好不好,好电影=好故事。那么还原电影这个东西的本质,拍电影是为了讲故事吗?
导演杨超告诉我们:no!电影不等于故事。电影不同于文学, 不同于戏剧,传统的文学戏剧中的核心——故事,在电影中并不是核心,甚至并不是一定要有的。对,电影不一定要讲故事,正如绘画中可以包含故事,但是绘画也不一定要讲故事一样。
影史上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就没有故事,伟大的艺术片《都灵之马》也没有故事,但即便没有故事,这样的作品仍能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电影这门艺术的魅力,就好像你欣赏一幅画作一样,那种镜头原初的美便是电影本身的美。
但是有人要说了,你看看现在电影院放的电影,哪个没有故事?没错,电影和故事往往分不开。但故事并不是电影这门艺术的基础。电影艺术的基础是什么呢?是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的基础,也是电影和戏剧最大的区别,杨超导演用演员表演的不同为我们展示了这点。戏剧演员离观众很远,人们往往看不清他们的脸,也看不到演员表情和身体上细微的变化,因此他们往往需要通过强烈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和大声的喊叫,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他们所传达的内容,因此这种表演常常是符号化的。
而在大银幕上,在摄像机前,演员身上的细枝末节都展露无遗。他们面部的细微表情、脸上的汗水甚至皮肤的纹理,统统都被镜头捕捉并传递给观众,演员只要稍有夸张都会被观众感觉到。因此电影演员的表演更加注重真实,只有真实的表演才能让观众信服。这不仅仅是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区别,其实也就是戏剧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区别。
电影这门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这才是它独一无二的特质,或者说,这才是它无法被戏剧或者其他艺术取代的地方。我们打开镜头,记录一段影像,然后将这段影像放给别人看,这便是一段电影。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现实和观众的眼睛之间,只隔着镜头,没有其他东西。镜头的记录方式,镜头的语言,视听的语言,便成为电影的基础。
视听语言具体指什么呢?杨超导演介绍了视听语言的六要素:景别、角度、焦距、光色、运动和声音,对于这六大要素的不同组合和运用,造就了银幕上纷繁复杂的电影。而我们普通观众往往只看到了剧作的故事、演员的表演,却忽视了视听语言的运用。而视听语言又恰恰是导演最能把控的东西,是导演的核心工作。
你说导演能不想吐槽吗?难怪杨超要出来上这门电影普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