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被学区房刷屏了,要么告诉你学区房有多重要,如果你没购入一套公办学区保底,估计要悔三生;要么划分板块,有理有据地告诉你教育资源哪区强,哪区僧多粥少。
又或者,总结搜罗各区学区房代表,列出在售房源行情,并且特别贴心地列出单价,房龄,让粑粑麻麻们准备再次为银行奋斗前心中有数。
更让人欲哭无泪的是民办小学幼升小的面谈,家长朋友们被“烤焦”了,拼的不仅是“财商”,还有“智商”,这还不够,祖宗三代也要拿出来说说事儿。
虽然宝宝还小,看到圈里一浪高过一浪的讨论,着实也会引发内心的小波澜。因为,这些逻辑推理题,我都要看好一阵才知道结果啊。不然你试试。
如果不拼民办小学,那么只有买公办小学的学区房,有了房才能保证有好的幼儿园,小学,接着才能有机会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
这些都是为了最后有一份好工作的铺垫。有了好工作,再有好的婚姻,这样才称得上成功,才能一直幸福吗?
那些上了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的高材生们,更成功更快乐吗?肯定的是没有百分百都成功,都幸福。
身边的成功人士,有来自各大名校的,也有一般般学校毕业的,勤奋专注的共性不必多说。有意思的是,很少有人谈论工作带给他们乐趣,甚至还有很多抱怨。
Mandy正是其中一员,单看履历真是漂亮,早年出国学习,精通三国语言,一直在某500强从事技术工作,稳稳地搭上了大船。
可是,这两年,每次见面,她总是一筹莫展,眉头紧锁,最近更是闹失眠,数绵羊越数越兴奋。
一来这两年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Mandy不得不趁着周末学习,参加各种研讨会和行业论坛,看看流行的新技术,新趋势,这就意味着不能陪伴家人孩子,心生愧疚。
二来,开始进入中层管理岗的她面对管理还有些手无足策,相较而言,她更乐意窝在实验室搞研究。也就是说工作的内容出现了挑战,而她也担心不能胜任。
更挑战的是,公司业绩不佳,近期正在调整,不存在金饭碗,铁饭碗,连Mandy这样的老手也有点心惊胆战。
买,意味着投入这几年所有积蓄,还要贷款,如果她也在这次的精简之列,房贷的压力对家庭而言太大了。
不买,Mandy会心生愧疚,总觉得某天会被儿子指着鼻子说“谁让你当年没为我买下学区房,让我潦倒一生。”
当她一股脑把近期总总倾诉出来时,眼泪早就在打转,履历如此精彩的她也被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在职场上打拼的你,会不会也碰到下面这些问题:
每周五是情绪最为高涨之时,全身洋溢着轻松舒畅;
每周日晚开始惶惶然,因为又到了“忙”day(Monday);
等到周一穿戴整齐出门,郁郁寡欢好像要去参加葬礼,这是一周的最low点。
工作日一天的轮番轰炸,觉得力不从心,没有认可;
晚上到家各种沮丧,面对孩子紧锁眉头,偶尔还会莫名其妙动怒,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家庭生活中;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好像在按部就班,但都提不起兴趣,更别提全情投入。
如果你有以上相似的情况,也和Mandy一样处在是否要买学区房的纠结中。那么,停下来,别买房,先让自己快乐起来。
你努力地压榨自己,却不开心,甚至都记不得上次的笑容是什么时候,浑身上下充斥着没趣,焦躁的负能量,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除了负担还是负担。
你的负面能量振动会传递到孩子那里,ta接收到的是,我的父母很努力,但是不快乐,工作就是不快乐的吧,生活也是无趣的吧。
而你透支购买的学区房,不仅是绑架你发展的枷锁,也会绑架着孩子,如果有意无意透露的为了ta,孩子会压力山大,更多服从于父母的意志。
比起买学区房,更重要的是做快乐的父母。快乐源于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地工作,全情投入地生活。
工作的全情投入得来更多的自信,自尊,得来更多积极肯定和认可。这些会正面影响到晚上你和家人的共处时光,孩子看到的是阳光的你,努力的你,有成就感的你,而ta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工作是有趣有意义的。
全情投入的生活,去爱,去养育孩子。即便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也不是仅仅需要吃饱喝足。
Ta需要你的拥抱,感受母亲的味道,还有你的柔声细语。这份投资不像工作投入的反馈来得显而易见又迅速。但长久来看,这才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
托德.莱斯利和贝蒂.哈特跟踪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时的成长发现:
孩子出生后30个月内听到的单词量与长大后的词汇表达、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表现有很大关系。
接触大量谈话的孩子大脑中的神经突触得到大量的锻炼和优化,几乎拥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获得认知优势和父母的收入,种族,受教育程度没有关系。
当我们为了学区房而拼命工作,延长加班时间,不得不把孩子交给不爱说话,词汇贫乏的保姆阿姨时,实在是得不偿失。
生活总是向我们敞开怀抱,陪宝宝说话这样小小的付出可以得来无穷大的回报。
如果你处在前文提到的职场疲倦期时,如何才能做到全情投入呢?
可能原本你的职业选择就没有遵从自己的内心,只是为了应付他人的眼光;可能你只是遭遇到职业瓶颈期,并非对本行业没有热情,热恋期总是那么短暂;可能你只为金钱工作,可是金钱只能减少职业挫折感,无法增加认同感。
“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
如何确认你会在工作上全情投入?哈佛商学院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建议我们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非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
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
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
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
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
对比一下自己,是否你正拥有这样吸引人的工作?如果不是一个肯定的yes,那就是no,你需要重新规划了。
比如Mandy就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到底是遵循内心从事技术工作,还是继续现在的管理岗位。
工作的时候工作,陪伴的时候高效陪伴,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区房提供的是孩子受到好教育的机会,并不能保证每个孩子的成功和幸福。
而你积极的状态,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对ta的成长才是不可估量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