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忆!
众兴镇,京杭大运河边上的一个小镇——我的故乡!
小镇的历史要从泗阳县的演变说起:最初是汉武帝时置泗阳县,曹魏时改称魏阳,元时改称桃源县,古诗赞曰夭桃千顷,翠柳万行。明清一直沿用此名,后因与国民党元老宋教仁家乡湖南桃源县重名,遂又改回泗阳县。
泗阳县城所在原不在众兴镇,在运河南岸现城厢,俗称老泗阳,于1939年被万恶的日本鬼子炸毁。1949年新政府成立,将县城设在众兴镇。
众兴镇,原名悦来集,故址毁于战火。因悦来集地处京杭大运河边,过去陆路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水运。所以是水陆码头,商贾云集。旧集镇被毁后,人们为了生计,就在旧址东边坟冢废地摆摊设市,渐渐形成新集市。因是众人所兴,所以叫众兴镇。后有一财大势重的仲姓商人将众兴镇改为仲兴镇,但众人不服,无耐,只好改回。
众兴镇位于京杭大运河北岸。大运河南边大约半华里就是废黄河。中国最有名的两条河都从我的家乡流过。当年美景有古诗为证: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众兴镇的前世今生只能从我记事说起。
小时候记得运河边有码头,一色青条石铺就。人称码头口,因最早有牌楼,又称
牌楼口。下码头也是青石铺的路,一直到北门口。那时的北门口是在彭兆强老师家门口。有一座没有栏杆的小石桥,再往北就叫北门外了。这条是众兴镇的南北街。一条贯穿东西的街和这条南北街相交处人们称为十字街口。十字街口向南有一条不长的东西向街就是老众兴镇的名片骡马街。
骡马街靠近运河码头,南来北往的航船,商人,过客都在这儿落脚。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因过去没有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穷人出门靠步行,有钱人骑马坐轿。往来商贾骑骡马为多,所以小街顺口就叫骡马街了。当时的骡马街是众兴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
从骡马街向南不远就到牌楼口了。这一截称为小南街。小南街尽头也有一座没有栏杆的青石小桥。
众兴镇从南到北老人们说是华里三里三。从东门到西门大约也是三华里左右。过去为防土匪和战乱,镇四周有土圩,土圩外有护城河,俗称圩河。我小的时候土圩已不存在,瘫塌成土堆,俗称圩堆。圩堆将众兴镇东北西围了大半圈,南边是京杭大运河堤坝,圩堆靠两边面栽了大光杨树,当中走行人。
从东门到北门的圩堆走的人多,因为东门外解放后逐渐有了发展,有大运河浴室,大运河饭店,大运河照相馆,糖烟酒公司,泗阳大众医院(县医院前身),汽车站等。
从北门到西门的圩堆走的人就少,因为西边圩堆东侧就是乱葬坑,而且是一片大水汪,许多棺材半露在水上。顽皮的大孩子戏称是东海舰队。西门外靠运河堤下,(棉织社厂址)原也是坟地,我小时候那儿还有牌坊,石头的,具体是表彰什么的,表彰什么人,已不记得了。当时大人不让小孩去那儿玩,因为会有死婴,有野狗。
西门外最早的工厂是铁业社(老农机前身),晚上打铁的火光离很远就能看到。1960年,国家为了支援苏北建设,将绢纺厂从上海迁来,西门外开始有了人气。那时众兴镇基本没有产业工人。街上人多数靠做小买卖和小手艺糊口。绢纺厂从大城市迁来,老工人多,工资高。所以绢纺厂门口的蔬菜,鸡蛋,鱼虾等都比其它地方贵。卖东西的人会说小蛮子(当地人对南方人的称呼)有钱!
西门外后来陆续有了新农机,纱厂,化肥厂,磷肥厂等。
北门外大约五几年有个鞋厂(现北门小学身低)时间不长就倒闭了,厂房一度做了泗阳中学的宿舍,因泗阳中学校本部还有宿舍,这个宿舍位于学校的西南面,师生称为西南宿舍。
众兴镇南面就是运河堤,从牌楼口向东约一华里的运河上有一座木桥,老百姓叫洋桥,所以那儿又叫洋桥口。桥是步行桥,能过自行车,独轮车,平板车,轿子以及人们丧事的棺木。桥的当中部分是灵活的,可以分开再合拢。普通木船可以从桥下通过,如果有轮船通过,就要将当中拉开,等轮船通过了再合拢。完全是靠人工操作。操作时那些壮汉大呼小叫,让人们让开,喊着号子一起使劲。让人既紧张,又兴奋。有时碰巧走在桥上,赶上开桥,正好又在开的那截桥上,桥面徐徐移动,轮船缓缓驶过。那种体验,无法形容,那种快乐,无法复制。
如果是晚上客轮来了,离几里外就要拉鸣笛,负责拉桥的工人听见了好早做准备。那时没有高楼,人又少,鸣笛声能听很远。大人们也能根据鸣笛声知道几点钟了。
大约五九年左右,泗阳开始建船闸,开挖闸塘的时候使用挖泥船,但挖泥船鸣笛的声音特吓人难听。传的又远。开始人们不知道,半夜听到都认为是鬼叫。我就经常半夜被吓得不敢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