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这期的罗辑思维《海战思维》,对自己做出了与之前不一样的规划。
海战和陆战大不相同,争地盘不重要,灵活性才是胜负的关键。就像一家公司,他的使命不是打造一款好产品,更不是赚钱上市,而是能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创造价值的适应能力。
公司的使命是啥?不是像他们说的,什么做一个好产品,打造一个好服务,也不是为了赚钱、为了上市,那些都是结果。创业公司的使命是打造出一种适应能力,一个建立在组织合作基础上的,在不同环境中都能创造价值的适应能力,这是海战思维对我的启发。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也是一样的,我们在追求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已。赚多少钱,取得多大的成就,我们只是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已。我们往往考虑成功的样子是大众眼中的样子,我们也很快同化在这种大众的认同中。难道这就是我们生儿为人的使命吗?
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在这样的群体中,我们拼命想获得群体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来自自己的取得的地位和财富。其实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对,谁都是这样在生活。
可是换个角度来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在追求这种群体认同的时候,就没有别的使命吗?难道不该自私一定,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吗?我们真的能从这种群体的认同感中,获得永远的快乐和满足感吗?
应该说我们还算幸运的,我们所处的环境在不断迭代中,当我们有时抱着父辈经验的时候,会浑身不适应,我们经历的这二十年,是物质充分膨胀的二十年,同样膨胀的还有我们的欲望。之前的经验已经开始不适应当下的社会。我们发展太快,快到你会发现很多传承了千年的陋习,都会被改正。
真的,我看到整个社体群体的进步,以前我们把陋习,归因在制度上。可是这种制度上的也是当时的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未必不是当时最高效的运营方式。可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来的物质基础得到了充分改善,起码从大城市开始,很多建立在乡土中国基础上的生态不复存在了。很多效率低下的制度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很多原来习以为常的陋习,也暴露在了阳光之下。我相信也看到了在逐步改善。
而现在的我们是否还在抱残守缺呢,我们将迎来的是惊涛骇浪,我们是否抱着陆战的思维,迎接着海战呢?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原来的经验依靠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瓦解了。
我们被赶到了新世界的门口,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当下自己,成长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环境时刻都在改变着,我们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当下的自己不再是可能了满足某一个岗位,我们必须变成一把万能钥匙,我们必须了解这个系统的底层代码,我们必须掌握的是学习的能力,学会怎么学习。
现在自己正在做的一切,真的没有用吗?我们的战争也许不是某一个岗位,某一个地位,甚至不再是一份丰沃的薪水。对于要走完百岁人生的我们而言,当下能看到真的不是未来。我们必须不断打造自己,在未来的社会中,要让自己有着最标准的插口,随时都可以满足任何改变。
PS;乾隆爷一辈子出门6次,只出门6次。我们需要能自由行走的能力,只是凭借自己就能到达世界的任何角落。底层代码起码就是这种能力,新思维下,自己就是打开这个世界的万能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