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茶源自于中国,早在清朝时期,中国的茶叶就通过欧洲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一批批运往西方。
史料显示,东印度公司当时前往中国的商船上运载了大量的白银,而他们运回西方去的,除了瓷器和丝绸,到了后来,船舱里最主要的货品就是绿色芳香的茶叶。可以说,没有中国茶,就没有东印度公司。
1669年,东印度公司进口每磅茶叶的费用是2先令4便士,但茶叶到了伦敦后的市场价格是14先令8便士。巨大的贸易逆差开始迫使英国王室考虑,如何自行栽培和种植茶树。于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来了,茶苗去哪里找?
英国人“迎娶茶叶”的历史源起于1793年,其“迎亲”队伍的带队者,是一个名叫马戛尔尼的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此行来中国是为了庆贺乾隆皇帝的80寿辰,同时又带着王室的另外一个使命,前往中国最好的产茶地——浙江,将最好的茶苗带去英国殖民地——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种植。
茶叶的历史由此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的篇章。
1995年的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茶文化学者王旭烽在其获奖小说《南方有嘉木》的开篇第一句写道:“浙西茶苗在南亚次大陆迅速繁殖之际,它的故乡对它的行踪几乎一无所知。”
浙西茶苗具体是哪里,各界统一的说法能够再详细一点的便是:“在浙江和江西的交界处”。
王旭烽老师曾有提及一个13岁的英国男孩,他的名字叫小斯当东。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乾隆皇帝坐在十六个人抬的金黄色轿子里,当他从我们面前经过时,我们单膝下跪并且俯首向地。
小斯当东后来应该和马戛尔尼一起来到了江山。在江山得到了茶树标本后,1793年的12月23日,他的团长马戛尔尼在中国广州向东印度公司发出的报告中是这样说的:
总督(即新任两广总督长麟)本人度量很是宽宏,断不是鸡肠狗肚之小官可比。承蒙他的允准,我找到了一些茶树,这就是我现在所拥有的几种幼树和几种适宜于种植的种子。
马戛尔尼是如何确保手中的茶苗在长途跋涉漂洋过海后能继续存活的呢?几十年后,以福琼为首的一批英国商业间谍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据说福琼前往中国偷盗茶苗时,是将茶苗装在一个密闭的名为华德箱的玻璃箱子里: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呼出来,在玻璃内壁上凝结,再重新进入土壤,形成水循环;植物透过玻璃仍然能进行光合作用,获得自身呼吸所需的氧气。哪怕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植物的新陈代谢也会变得缓慢,虽然会枝叶发黄打蔫,但不容易死掉。
据说,福琼那次为了偷茶,刮干净了每一根胡子,一身东方人打扮。而当他要潜入一个农家偷盗茶苗时,原本是想翻墙入内的,但后来转念一想,不对啊,我看上去就是一个中国人,何不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呢?
1794年,一批远离家乡的江山茶树,张大眼睛羞羞涩涩地来到了印度的喜马拉雅山下,它们或许是在这一年的春天遇见了异国的空气和泥土。而当茶苗被一双陌生的手从华德箱里捧出,最终又被小心翼翼地载入泥坑时,春天的喜马拉雅山山腰上走过一阵和煦的风,随后滴滴答答的春雨便来了。
而同样的时间里,正处于工业革命上升期的英国上层社会,正在伦敦尽显浪漫的阳光下享受着优雅的下午茶,他们大多觉得,来自东方的神茶远远优于咖啡和令人昏昏欲睡的酒。
身着燕尾服的绅士贵族和摇着扇子的贵夫人们此时都在纷纷传言,激动的言辞喜形于色:用不了多久,咱们就会有自己的茶叶,英国再也不用给那个名叫乾隆的东方男子送去源源不断的白银。
伦敦人不会知道,他们引进种植的茶叶品种在若干年后是叫江山绿牡丹。绿牡丹始自于唐代,被北宋文豪苏东坡誉之为“奇茗”,而此后的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则在品尝后直接将其命名为绿茗,并且列为宫中御茶。
绿牡丹产于江山的仙霞岭北麓,以保安乡的裴家地、龙井两村所出产的品质为最佳。因为这里山高雾重,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茶叶的有机质含量尤为丰富。
可以想象,1840年的时候,远走他乡的江山茶树已经在英国的殖民地上迎风生长郁郁葱葱。
200多年以后,如今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已经成了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茶叶出口国。而他们那些茶树的祖先,则是来自于中国的江山。
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以及茶的栽培加工技术。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那么,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曾经是江山给了印度洋和欧洲最早的茶叶种苗。是来自浙西江山县城的几株茶树,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茶叶史,并且从此改写了纷繁凌乱的东西方贸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