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曾跟我说:她的孩子对学校老师意见很大,经常回家抱怨老师不公平,针对自己。我跟这位妈妈说,要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孩子如果经常被老师批评,心里说不定有委屈和愤怒。
几天后,这位妈妈给了我反馈。她说,今天孩子回家后气呼呼地说,老师又批评自己了。别的同学讲很多话都没有被批评,自己只讲了一句,就被老师狠狠说了一顿。她听我的,要让孩子的情绪发泄出来。于是,她跟孩子说,她知道孩子很讨厌这个老师,我们可以把枕头当老师,把心里的气撒出来。孩子说好。她说,拿一杯水泼在枕头上,就当气撒出去了,也就没事了。
我、我、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想,我们先来看看,发泄可以缓解愤怒吗?
发泄能缓解愤怒吗?
1999年,心理学家布什曼和鲍迈斯特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首先,他们给两组大学生读一些信息,A组读到的内容认为击打沙袋有助于缓解愤怒,B组读到的内容认为击打沙袋无助于缓解愤怒。接下来,他们批评学生们写的文章,说他们写的文章极度糟糕,激发学生们的愤怒。与B组学生相比,A组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击打沙袋来发泄愤怒。最后,A组学生表现出对批评者有更强烈的敌意,甚至对与他们的愤怒完全无关的人也表现得更有攻击性。
2002年,布什曼做了另外一个实验,他要求A组大学生一边击打沙袋,一边想着那个让自己愤怒的人,B组大学生一边击打沙袋,一边考虑如何让自己更健康,C组学生不击打沙袋,只想着让自己愤怒的人。结果显示,C组学生的攻击性最小,B组学生次之,A组学生最甚。
2011年,布什曼又做了另一项实验:他让大学生玩20分钟或激烈或安静的游戏。激烈组的学生要不断派遣更多僵尸;安静组的学生则是在海底寻找宝藏。之后,两组都可以玩一个新游戏。在新游戏中,赢了的人可能大声责骂对方。实际上,学生们都会赢得这场游戏。结果,安静组的学生赢了之后,其责骂声更小,时间也更短。
以上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发泄或攻击性行为并不能减少愤怒,反而可能使情况更糟。
如何应对孩子的愤怒?
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孩子的愤怒呢?
首先,让孩子适当地宣泄出来。 注意,宣泄不是发泄。宣泄是指在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里,用言语详细地表达强烈的情绪体验,体味那些饱含情绪的想法和记忆,进而从创伤中解脱出来的过程。父母倾听孩子,就是给孩子一个宣泄的机会。
其次,给孩子社会支持。 什么是社会支持?就是能够在情感层面或实际层面能为你提供帮助的支持网络。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好最易得的社会支持者。但是,父母不要一边给予实际的支持,一边在情感上不支持孩子。否则,孩子会非常矛盾,逐渐不知道是否该向父母求助。
最后,协助孩子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比如文章开头讲到的孩子,同学们都讲话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肯定觉得不公平。与此同时,孩子也要意识到自己违反了课堂纪律,妈妈要协助孩子一起想一想,怎么样可以做到不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再熟悉一遍课堂纪律有哪些,如果同学跟自己讲话该怎么办等等,让孩子成为问题的解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