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告诉我们,决定价格的是供需关系。所以决定我们自身价格的,是别人或者是社会对我们的需求。
如果你过得不好,天天都很郁闷,可能事实是:你不被需要。被需要的人,其实就是与世界产生了强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所谓强联系,就是他们所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他们所处的世界当然不是单指工作,也包括身边的人,家人,朋友等等对他们重要的人。也许人最悲哀的莫过于觉得和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了,这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马克'吐温说得好: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然而和大多数被当做耳旁风的格言或劝诫一样,我们没有当回事。
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为这是我们获取幸福感的主要方式,人们热爱工作,那是因为工作让他有成就感,有被人需要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就感。人们热爱生活,是因为我们被家人,朋友还有自己所需要,他们需要我们的努力付出来变得更好。
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这是最需要做的,是需要研究思考分析的。
做选择之前,多问自己这些问题:这件事以后有多少人需要它?我做这件事能够为别人提供多少价值?这样的问题问的越多,你对于未来的把握就会越多。
我们都渴望遇到贵人,但要遇得到贵人,首先得让自己成为贵人,其实贵人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对别人有用的人嘛。当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时,别人会看得到我们的价值,对我们的需求也会变大。
我们的很多进步都是“反人性”的,比如多满足别人的需要,多为他人提供不求回报的服务。观念的转变确实不容易,但正是因为不容易,所以你一直用你已有的老观念不停地想,可能效果不大。你应该做的是,试一试,反正成本又不高,况且按照大牛们的建议,总能少走些弯路。
前几日学习薛兆丰老师那里学到了经济学中“租”的概念(Wikipedia: Economic Rent),简单介绍一下:一份资源,如果它提供的服务跟他的收费没有关系的时候,它体现出来的就是租。租是对资产的付费,租是你旱涝保收的收入,是你白赚的收入。但真正让你旱涝保收的情况并不存在,旱涝保收是个相对的概念。时间变化,竞争条件的不同,努力程度都会影响结果。
比如,我上班一个月挣一千块,如果老板给我降薪,降了200块,我可能也不会走,因为我出去找一份别的工作,可能只能挣500块,但是老板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也没有给我降薪,所以我那200块就相当于我白赚的,于是我获得了200块的租。
再比如,我上班认真工作,一个月拿一千块,但是某一天我想偷懒,刷了半个小时的朋友圈,老板不知道啊,他也不会因此给我降工资,所以这半个小时对应的工资就相当于我赚取的租。
在这里引入租这个经济学的概念,是为了让你看清一个问题:你该如何工作?
你该偷懒逃班吗?肯定不可以,貌似你赚取了租,实际上你损失了资本,损失了工作能力的锻炼机会,而且如果多出来的时间你没有好好利用的话,长远看来,必亏无疑,亏了时间,亏了工资,亏了能力。
你该做的应该是提升自己所拥有的资本,让资本所能产生的租更多,而且是在最初的阶段要不断让工作的租越来越少,当租值为负时,你应该庆幸,有另一片天空等着你去闯了。
我们的工作都有天花板,要想不断地突破天花板,必然要付出很多,有些人可能连一辈子都突破不了一个天花板,还给自己一个假象:安安稳稳过一生。有些风景确实是只有达到那一步才能看到的,你我都不想一辈子这样碌碌无为。
未来实现财务自由的人会越来越多,但是整体的比例仍然是相当少的,所以我们如果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做法活法,不采取一点跟以前不一样的措施的话,可能我们终究还是大多数人。
中国现在的社会结构还有流动性,可能在外国人看来更是如此,我们的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到处都有机会,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能不能抓住不是看运气,而应该是实力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