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第二次周末集队骑行,队长“虎虎生威”颇费了一番踌躇。
上个周末的入秋第一骑,是到何店贯庄去看板栗熟没,骑友们兴高采烈地打了一通,结果部分板栗茄子里面的板栗还是白色的,离熟还差几天功夫。
本周,板栗应该熟了。到哪儿去打呢?随南出板栗,当然是去随南,大队骑行要考虑骑行距离,当然还是何店好些,只能选择谢店思乡山庄。打电话问了思乡山庄的老板娘,老板娘说板栗熟了,你们快来打吧。这是头天晚上在老火车站广场踢毽子时,“虎虎生威”和我这样聊的。
上周骑的何店,这周又骑何店,道路有些重复,这就是队长踌躇的原因。没办法,迟了这几天,板栗就没有了。
早上的白云湖三桥大坝旁,骑友们正在三三两两的集结,有的在吃早餐,有的在检查单车,更多的是在寒暄。统计人数,今天来了32人。
朝阳映上脸庞,一群女骑友,少不了要摆一个pose,从左至右:了尘、小红、悠然、雪莲、华洁、蝴蝶、星空......
群主“保长”邹哥今天也来了,他也是老虎队前几任队长之一。
猜猜下面这位“九口山人”曹工年龄有多大?他是我们随州户外老虎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偷偷告诉你,他76岁了,依然是运动达人。
队长“虎虎生威”刘云喜,永远是女队员的开心果。下图正中间那位笑的灿烂的、腆着肚皮、在一丛鲜花之中的一片绿叶就是他。
七点,出发。这是“二哥”,后面是“德丽巴心”、后面右边的是“白云河”,“白云河”后面是“钢丝情”。
半个小时多点,就到了何店。大队人马在路边等落在后面的骑友。从这里,兵分三路,约定中午前赶到思乡山庄聚餐。
“伟哥”带队,十来个体力好的骑友分为一队绕行花湾,多骑十几公里,看山看水看风景;体力次之的十来个队员,由队长带队,走通村公路到王店汇合;剩余十来个队员体力稍差的,由“保长”带队,走旅游公路经王店直达谢店,留足充沛的体力上山打板栗。
我走大路。大路有大路的风光,玉米熟了,摘了,只剩下枯黄的玉米桔留在田里;稻穗沉甸甸地垂着,有些稍高的田地里已经收割了;随州今年天旱,路边的池塘很多已经只剩下底部的一点水,鱼在浅水里躁动着。
天旱,路边的向日葵长得好矮;华鑫农业园在路边田地里种了大片大片的草皮,正在喷水,草地上有成群的乌鸦、喜鹊、八哥在嬉戏,我悄悄的走过去,想拍几张,它们轰的一声就飞散了。
骑行花湾的骑友们也在微信群发来了图片。花湾水库、花湾农业园、晒场上的玉米,还有农家屋檐下的燕子窝。
瞧,“天山雪莲”、“经典故事”在农家屋檐晾挂的黄灿灿的玉米下笑的多美。问一声雪莲姐,你俩想不想在这住几天?
还有一队走错了一个岔口,不得不推车走过一段土路,反正本来就是山地车,在山地上走才名副其实。
九点不到,我们骑大路和通村公路的两拔20多人就到了谢店思乡山庄。顾不得休息,匆匆地喝了几口水,就在山庄老板的指点下,拿着打板栗的竹竿、竹篓、砍镰、火钳等一应家什,爬到了半坡的板栗林里。
正是板栗成熟的时节,树上密密的板栗茄子一个个掩映在硕大的板栗叶间,毛茸茸的刺球煞是诱人,有些已经熟透炸开的嘴。一竹竿挥去,咚咚咚就像下冰雹一样掉在地上向坡沟里滚去。
坡真陡,上山的时候,是骑友用竹竿把我拉上来的。板栗树下是荆棘丛生的灌木林,踩在厚厚的落叶上稍不注意就会滑倒。地下掉了不少的炸开的板栗,光是捡就很费劲,板栗茄子浑身是刺,想把它捡起来放在竹篮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捡起的板栗茄子集中放在公路边剥开,也是一个技术活。骑友们都是生活在城里,望着满山的板栗林连声感叹,打好的板栗卖五块钱1斤,仅仅值一个人工成本价啊。
把捡起来的板栗茄子集中在一起,大家开始剥,“保长”和“虎虎生威”年轻时在乡镇供销社工作过,教大家怎么剥板栗。“二哥”来的最直接,干脆就用脚踩。“无心”刘涛说,二哥你踩下的几棵板栗,要废了你一双几百块钱的鞋。
刚打下来的板栗最好吃,生的比熟的更甜。大伙儿就围在剥板栗的周围,把剥好的板栗放入嘴里一嚼,果真是又甜又脆。让人忍不住吃完一颗,再吃一颗。
思乡山庄的院子里就在收购板栗和卖板栗。很多骑友,看了树上和地上的板栗茄子就发怵,如果被扎一下,确实划不来,真的是不如现买。几十块钱并不多,买一堆回家,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的买了4斤,有的买的8斤,还有的买了更多。
是的,骑行到乡下打板栗,为的并不是板栗本身。它己成为一种休闲的方式,它让人们重拾过去的时光,来寻找一种逝去的情怀。
中午的餐桌上,就有一道我们随州的时令主菜,土鸡炖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