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小W是东北人。
每到冬季,他都会在大家面前炫耀:我们东北地区“在冰天雪地时房子里温暖如春”。
而他秀才叔我就没这么好命,老家湖北湿冷湿冷的冬季现在回想起来还让我不寒而栗。
套用现在网络上的一句话:“他在北方的寒夜里温暖如春,我在南方的艳阳下冻成狗”。
还有一句更狠的:“阻碍中国人民大团结的两大因素一是北方暖气二是江浙沪包邮”。 这就引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为什么北方地区都集中供暖,而南方地区就没有呢?
秀才我做了很多功课,发现各种说法都有,谁对谁错,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还真不好下定论。但聪明如斯的秀才我,找到了一个相对令人信服的答案。
这个答案说起来简单,但要完全说清楚,还是要费一番功夫。各位且莫急,喝杯茶,听秀才我慢慢道来。
话说1908年,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划了一条南北地缘分界线,用于指导居民建筑和农耕。这条线就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从海滨到江苏淮安,再到河南信阳,一直到陕西安康,长约上千公里,宽约数十公里。这条线,是一月零度等温线,是800毫米平均降水量线,是温度带中暧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还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有了这条线,从此,为什么南人吃甜豆腐脑,北人吃咸豆腐脑;为什么南人种稻吃米,而北人种麦吃面;为什么北方人的身高比南方人高,性格比南方人大条;为什么南方人说着温婉的吴侬软语而北方人说着“瞅你咋地”;为什么北方人喜欢吃大蒜的郭德纲,而南方人喜欢喝着咖啡的周扒皮……
秀才,你扯得有点远了!
是吗?好,我继续说供暖的事。
转眼到了1950年,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城市化和工业化迫在眉睫。引进全套苏联的工业体系,保证全国一盘棋的拥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基础条件。在供应工业用自来水的同时,自来水也在向同区域的住宅普及,再加上同区域的住宅能够共享本工厂的同一套供暖系统,这才使得供暖系统在我国北方住宅的广泛普及。
敲黑板!看重点!
为匹配城市化和工业化,形成了供水系统的配套产品——供热系统,主要目的是——防!止!供!水!管!网!结!冰!
看到没有?这就是本文的主题,那个冰冷而实用的理由!
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90天,或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这个指标,越往西北去就越符合。在这种情况下,供水管网结冰的可能性越大,供暖系统的需求越大,反之则反。
这个重点大家明白没?北方有集中供暖系统,是因为要防止供水管网结冰,而南方没有供暖系统,是因为供水管网结冰的情况较少或不会结冰。
从此后,国内建筑行业定的设计规范就形成了。北方建筑必须有集中系统,而南方地区的建筑,不用设计集中供暖系统。
除了上述原因,供暖与否还得考虑经济性因素。以我们现在的这种供暖方式,影响其经济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采暖周期长度和采暖期的空气湿度。采暖周期长度,这个显而易见,采暖周期越长,单位成本越低。采暖期的空气湿度:湿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差,热能丢失越多。所以,在不能自主定价的前提下,在南方集中供暖,是没有哪个冤大头会去做的,采暖周期太短,空气湿度较高,这一系列的前提导致采暖的效能太低,成本过高。
还有,南方没法照搬北方的集中供暖体系。一方面,建筑体不保温,南方的建筑全都没有采用加厚墙体和双层窗户。这次考察,长春市、大连市,采用壁挂式注水暖气片的房屋,墙都比南方的厚很多,窗户都是两层,用来保温。另一方面,集中供暖的地区在城里都有供暖的工厂,如果要在南方铺开集中供暖,不仅要新建烧暖气的工厂,还要把地面、建筑墙面都挖开来铺设供暖管道,不仅要开展新一轮的征地拆迁,还要满城挖,而这么折腾之后,效果还不一定明显,因为没有加厚墙体和双层窗户。
秀才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累死我了,喝口水先!大家明白没有?
另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作为南北分界的秦岭—淮河一线是历史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大幅改善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这条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南方集中供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各种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理应得到满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南方地区除了居民自发的分散的供暖设施,集中供暖也会成为现实。到时,秀才我也会多回回我的湖北老家,再也不用担心湿冷的冬天晚上睡不着觉了。OH YE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