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
一天被三餐划分
我到底是活了365天?
还是活了一天
重复了三百六十五次?
大学总是给我一种时间很多的错觉,高考刚考完想放松,毕业暂时没概念,加之部门、社团、班级、活动各种零碎的事,好像也能把时间填满,倒是什么都不可以挤掉,学习的时间可以。
叔本华的摆钟理论说,人生的摆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了生存而劳作时,是痛苦的;当你基本满足或者暂时不为生存而困扰时,你就会感到无聊。
有一种忙叫假装的忙,有一种学叫假装的学,说的就是我。恐怕我现在就处于一种无聊的状态。
而能超越摆钟的恐怕也只有少部分极具天赋、艺术气质的人,他们超越俗世生活中的烦恼,能从纯粹的认知中得到快乐,从美中得到享受。
在这种迷茫、无聊的状态下,有时我能从看一本小说中获得超越现实的存在感、从一部电影中感受人生的多样性,也寄希望于看书,看电影,营造一个空间暂时与现实隔离,去试图超越这种摆钟状态。
我也曾试着去旅行来排解这种琐碎的虚无感,但匆匆忙忙的旅行更加深了我的沉重,美景过眼而忘,美食穿肠而过,怕是人生也是一场虚无的旅行,回来后的生活并无变化,徒增的是照片数量、手机内存,总之是不减反增。
所以我又开始疑惑,到底是超越,还是暂时的逃避,使自己分心。
而更可怕的是,在宇宙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我,人生确实不过短短数十年,无数的人都这么过去了,我思考的、疑惑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呢。意义何在?
可是不正是因为这些关于生命的问题值得思考,每个人都必须回答,才更有意义吗。或者说正因为人生是无意义的,人生短暂才更值得经历吧。
如果一定要为了具体的目的才去做,那我恐怕又要烦恼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呀。非常认同一句话“有形的东西迟早都会没影的”,无论是财富、权力还是容貌,最终都会尘归尘,土归土,都会没影,一切世俗所谓的“意义”均无意义。
所以,才要去经历和体验没什么意义,短暂的生活,去发现它、创造它、也许还能赋予它一点私人的意义呢。阅读着前人对生命的回应,在文学电影中寻找契合自己的节奏,乘着大学时光尝试些新事物。
体育课选课迟了,凑巧选了武术,听到太极的音乐,会有一种在家起床时的感觉,因为每天早晨附近的广场都有人在打太极,放的就是这个伴奏;
练习打了几场辩论,才发现自己原来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想的太浅。也让我反思我成长的历程是不是总是追求正确的答案,对权威的答案深信不疑;
课堂汇报,开始追求PPT的效果,琢磨演讲技巧,但是又对花净七八小时展示五六分钟耿耿于怀。
不过那又怎样呢,总之能经历一点、发现一点、创造一点。
你瞧!我现在又有新的兴趣啦,运营自己的公众号。昨天改了标语“人生短暂才更值得经历”,制作了头像和底部信息,薇屿独白仿自蒋勋先生的《孤岛独白》,谐音音为予独白,为你独白,把心底的独白编成文字,说给你听,说给自己听。
今日独白
『薇屿独白仿自蒋勋先生的《孤岛独白》,谐音音为予独白,为你独白,把心底的独白编成文字,说给你听,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