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保守党政治家和首相(1979~1990),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1987年保守党赢得大选后,她成为英国在20世纪连任3届的首相,在她辞职时成为1827年以后英国任期最长(11年)的首相。
她出自平民,靠着不断的努力追求和顽强奋斗,到达权力之巅。她在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立场强硬,做事果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被誉为欧洲政坛上的“铁娘子”。
而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晚年却孤独凄凉,身边少有亲人陪伴,甚至在她去世之日,儿子和女儿都不在身边。
撒切尔夫人曾在一本书中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她的儿子是个扶不上墙的阿斗,利用母亲的政治权利经商捞金,甚至因为涉嫌几内亚政变锒铛入狱。而女儿则表示她是个糟糕的母亲,母女关系特别疏离。子女宁可远游,也不愿回家和母亲亲近。
她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却获得了家庭上的失败。
这能怨谁呢?
年轻的时候,撒切尔曾经说过:家就是你没事可做时去的地方。
家怎么能是无事可做时去的地方呢?可见,为了事业,她把家庭和子女放在了多么卑微的位置。
难怪她的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小的时候你不在我们身边,到你老的时候,也不要奢望我们会经常来陪你!
与此相反,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家庭教育的例子。
他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无论工作压力有多大,奥巴马都会尽量与妻女共进晚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有时还玩一种名叫“玫瑰和刺”的游戏。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期间,他也亲自出席两个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如果出差在外,他每晚都给女儿打电话,让她们知道父母从没有将她们遗忘。
如今,他的大女儿自信独立,思想独到,很快就要跟随老爸老妈的脚步,入学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了。
在我所接触到的成功人士里面,也存在着这样两极分化的家庭教育现象。我们班里有两个小朋友, A小朋友爸爸是私企业主,自己经营着一家工厂,工作自然很忙。B小朋友爸爸自己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应酬也是不少,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两位爸爸的所做作为却给我们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爸爸每天早上都会来幼儿园送孩子上学,临走的时候不忘说一句:男子汉,加油!开家长会,B爸爸带着纸和笔,认真地记录老师说的教育方法。时不时地也会出现在班级微信群里,或者私信老师问问孩子近期的表现。而A爸爸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把儿子送到老师手里就万事大吉了。来接孩子,从来不和老师交流,领着孩子就走。家长开放日、家长交流会都不参加,借口是工作忙。老师不得已主动找他沟通孩子身上的问题,他挥挥手来一句:平时工作太累了,真没精力管他,你们严格教育他就是了,我不会有意见的。
同样贵为成功人士,却为何在子女教育方面产生如此大的悬殊?
在你心里,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占据了多大的分量?有多少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环境,就能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又有多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只要管理好吃喝就行了?还有多少父母认为我是干大事的人,教育孩子这种小儿科的事情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殊不知,再成功的事业也抵不上教育孩子的失败!!等到“熊孩子”长成事实,再追悔已经晚矣!
爱是最好的滋养!
爱孩子不是只顾让孩子吃好、穿好、买最贵的玩具,凡事不作难、不受累。真正的爱孩子就是要给孩子安全感和温暖的关系。父母白天在外面打拼,回到家已累得筋疲力尽,可是,当孩子出现在你面前,就应把所有的担子放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一顿晚饭,聊一聊开心的事情。
在孩子的一生中,第一个七年是孩子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模式发展的重要阶段。父母再忙也不能缺位!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迈向社会的坚实基础。与其让孩子和一堆冷冰冰的乐高玩具成为朋友,不如父母带着孩子到大自然里玩泥巴捉虫子更有价值。
那些打着爱的名义远离孩子的父母,从你的名利场上回归到家庭里吧,来到孩子的身边,用你的爱来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陪伴者和引领者。只有快乐的陪伴孩子,才能实现有效的引领作用。早上离家时一句美好的祝福,晚上见面时一个大大的拥抱,遇到困难时一个积极的鼓励,出现偏移时一个及时的谈话,尤其是每个成长的转折点,父母陪在身边,用眼睛温暖的注视,对孩子都是精神上最好的慰籍。
业绩可以慢慢做起来,酒场可以改天再去,生意可以明天再谈,而孩子的成长,则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无法再弥补。
一个好爸爸(妈妈)胜过一千个好老师!再忙不能“闲”孩子!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抽出时间来参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