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妈妈陪孩子做作业累到心梗”的新闻之后,前不久,南京“33岁年轻妈妈陪娃写作业气得脑梗住院”的真实案例,又掀起一波舆论界“亲子教育反思潮”。
据那位脑梗妈妈说,女儿今年读小学三年级,课后作业很多,她平时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以后才做完作业。发病当晚,已经十点半了,孩子的作业不仅没有写完,还在那里磨磨蹭蹭。妈妈着急,情绪也跟着激动起来,开始大声训斥孩子,随即出现口角歪斜、握笔困难等症状。
不过当时也没在意,她以为是被气的,在家休息几天就没事了。结果到了第四天,症状还不见好转,才去医院就诊,做CT发现脑部有一个急性梗塞灶。
虽说陪写作业陪垮身体只是个例,但无疑这样的话题总能get到大批焦虑家长的痛点,看看评论区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
“找到组织了!!感动!!每次做作业整个小区都是我疯狂的咆哮声”
“我也是,他爸说每天刚进小区就知道我在不在家”
“陪写作业让人发疯,像后妈变态恶魔。我需要抽离一下”
“一写作业尿尿、拉屎、肚子不舒服、腿上蚊子咬了,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死他”
“老师让十分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写名字。三分钟过去了,这货还在把名字写了擦,擦了写,想吼硬是憋着,快内伤了”
“我也是,我是老师也是妈,总感觉没有比我儿子更蠢的学生,气急了就琢磨着怎么把他塞回去”
留言一条比一条雷人,看似段子手般的甩包袱、抖机灵,其实说多了都是泪。都说陪读的妈妈伤不起,可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成年人,谁又考虑过娃们的感受呢?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些抓狂的家长怎么才能走出眼下的兵荒马乱?也许,我们能从中信出版集团的新书《优势教养》里找到答案。
《优势教养》是一本介绍如何发现、培养孩子优势教养方法的书籍,作者是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莉·沃特斯。2011年,沃特斯在墨尔本大学教授组织心理学,在家里尝试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亲子教育上,并且已经取得自以为很满意的效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心理专业泰斗马丁·赛利格曼鼓励,开始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优势教养方面的研究上。
沃特斯发现,传统的教育方法倾向于“避短”,家长总是时刻盯着孩子的缺点,他们认为孩子只要改掉生活和学习上的坏习惯,就更容易获得成功;而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科学的教养方法法恰恰是“扬长”,要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帮助孩子发挥优势,而非减少劣势上。
沃特斯把优势教养定义为,让孩子时刻牢记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美好品质。她相信,一个坚强自信的孩子能够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积极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拥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支撑一个人正视并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沃特斯的研究工作在短时间里取得了极大成功,也因此彻底改写了她自己的人生。她倡导的“正面教养”很快被广泛推广,撰写的《优势教养》《优势开关》等专著登上年度畅销榜,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沃特斯现在供职于剑桥大学幸福研究所和密歇根大学积极组织中心,赛利格曼是她的合作伙伴。2015年,她被评为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成为国际教育论坛上最活跃的一分子。
《优势教养》这本书共十个章节,26万字,书中结合大量真实案例,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在书中,沃特斯立足积极心理学,全面论述优势是什么,如何发现、培养、利用孩子的天赋、优点、能力,如何帮助父母培养、识别孩子的最佳品质,让他们充满激情、乐观坚韧,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在顺境中茁壮成长。
介绍完作者和书的内容,再说回到脑梗妈妈的新闻上来。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让孩子改掉坏习惯、叫起床或者睡觉,家长跟孩子产生对峙,已经成了大多数家庭每天都会上演的戏码。孩子不听话、屡教不改、新问题层出不穷更让很多家长头疼不已。在大发雷霆之后,家长们又会纠结不安:“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会这样?”
很明显,这种揪住不省心的孩子死磕到底的家长无疑是“木桶理论”的忠实拥护者,他们坚定地认为,水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水桶里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他们敏锐地抓住孩子身上的短板,围追堵截,竭尽干涉之能事,自己忙了个不亦乐乎,结果反而常常事与愿违。
家长们的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到底应该“扬长”还是“补短”呢?沃特斯把家长比喻成园丁,如果园丁只关注除草,每天忙着对付孩子身上的缺点,却不去施肥,不去想办法发挥孩子的优势和特长,恐怕很难等到鲜花盛开的那一天。
普希金小时候数学成绩一塌糊涂,写诗却很有灵气,假如以短板教育的理念,老师和家长一直揪住他,强按住他去补习数学,估计普希金不但成不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还可能一生都活在数学的阴影里,在苦闷平凡的日子里庸碌一生。
沃特斯在《优势教养》里说:“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必须要跨越的障碍,每个孩子都是尚未完成的作品,关注孩子的优势可以照亮他们前行的路。”所以,拼尽全力帮孩子补短,充其量不过是只能装满一桶水;而扬长,才是打开孩子人生潜能的金钥匙。
如果你经常被孩子气到情绪失控,就去读读《优势教养》这本书吧,相信里面总有一点能颠覆你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