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自于我们日常那些随处可见的事物,但在有心人的眼中,它们却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有没有尝试过奖身边平凡的事物装点一下,也许你就能发现它的不平凡。插花如是,盆景亦如是。
今天,我们要说说那些用不完美的籽料打造出完美的艺术品的玉石和它们身后的艺术家们。
随着和田玉优质籽料原石的稀缺和日益高涨的价格,玉雕师越来越难碰到让人怦然心动的料子了。因此将一些有缺陷的玉石原料变废为宝成为考验玉雕师创作能力的试金石。
这里所说的玉石缺陷大多指玉质中显现的棉、花、水线、裂、僵、杂色等。古人说:“无瑕不成玉”。天然的东西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那为什么古人常用玉和人做比较?所谓“玉无完玉,人无完人”,玉尚且有微瑕更何况是人,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每个人才能被称为独特的个体,每块玉才有其独特的魅力。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玉雕师傳,花不足百元买了一块玉料。那块料斑点密密麻麻,几乎遮掩了玉石的质地。他拿回家稍作加工,竟雕出一件作品,这件名曰《风雪夜归人》的玉雕上,只有一披蓑戴笠者,而那斑点竟化成了漫天飞雪。这作品自成意境,玉雕师傅一举成名。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中无一。其实“好”与“坏”只是一念之隔。在有趣的灵魂面前,“坏的”也能成趣!一件完整的雕刻作品,材料是基础,工艺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内涵是灵魂的综合体。作品的完美体现不仅仅依靠娴熟的工艺,更需要雕刻者独到的设计和构思。而玉质本身的瑕疵给予了创作者足够的想象空间,成就了一些化瑕为瑜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