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而后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想法,消极的与积极的,很多人的想法是消极的,他们这种消极想法并无助于他们解决问题,在此之后便会受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渐渐地按照这样的想法去做,最后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我们期待某件好事会发生,它多半不会发生;而墨菲定律恰好相反,如果我们期望某件坏事不要发生,它偏偏会发生。之后我们就陷入更深的自责中,这种消极情绪让我们苦不堪言,陷入沼泽中无法自拔。而《思维改变生活》这本书恰恰是讲了我们人类的思维,要如何去认识我们的思维,进一步改变它们,让它们往积极方向发展,书中提出来的许多方法都很实用,足以帮助我们改变我们的生活。
书中介绍了我们的消极思维,有这么几种:灾难化思维,完美主义倾向,不合理的“应该”,以偏概全思维。
灾难化思维,就是当一件事情发生或尚未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往最坏的情况去想,远远超出了它应有的发展轨道。比如自己跟心仪的女生表白失败了,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想:她拒绝了我,表明她不喜欢我,肯定是我不够好,是我不够优秀,我配不上她,我是一个废物,我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之后一连串的灾难化想法,就会让我们彻底陷入无法逆转的情境中。
完美主义倾向,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达到最好,All or nothing,要么是一百分,要么是零分,被这种思维控制的人,是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会想办法让一切变得更为周全,计划好了再行动,准备好了再来做事情。但是到最后开始的人极少,最后能够成事的实在是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写作上,明知道自己写得不好,那么就迟迟拖延不愿意动笔,快到了截止时间的时候,再来急急忙忙地写,如此粗糙,实在是看不下去。尤其是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很多人都有极其严重的拖延症,很有可能他们是在完美主义的圈子中走不出来。没有人是一开始就能够做好的,任何事情都需要练习,没有刻意练习就没有进步,哪怕是婴儿学走路也是碰撞了好多回,数不胜数,才学会走路的。但也要辩证地看待完美主义倾向,如果我们不追求完美,那么我们很有可能会停下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人类也就进化到今天这样的局面了。利用完美主义倾向来帮助我们进步,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合理的“应该”。作为一个母亲,我应该每天勤俭持家,做家务活,为家人操心一日三餐;作为一个丈夫,我应该做到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我要多赚钱。许许多多的“应该”,其实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挖的坑,许多事情只是我们自己为了逃避责任,不愿意面对而找的借口。《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案例,一位母亲为丈夫孩子做一日三餐,然而她不愿意做,孩子们也不愿意吃,大家都不开心,后来她想通了,开始去问孩子们,要不以后不在家里做饭了,出去外面吃。孩子们都说,我们都是这么想的,你知不知道,每次你叫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压力也很大。这位母亲就因为跳出了“应该”这种思维模式,与家人达成了一致。
以偏概全思维。我们会因为看不到事情的全貌而开始胡思乱想,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有限信息去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极其危险的。比如老板给员工发信息,刚开始五分钟没有回复,此时老板可能会想,他是不是没有看到信息,我再等一等吧。过了半个小时,开始着急了。过了一个小时,就开始想:这个员工是不是不想干了?竟然敢不回复我的信息?等过了两个小时后,员工发一条信息过来:老板,我手机刚刚丢了......以偏概全导致的错误,其实很多人都犯过,美国希拉里大选失败,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没有深入地了解美国人民想要什么,只想着精英阶层到底要什么,失去大多数国民的支持,必定不可能胜利。
这几种思维,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以至于它们常常发生而我们毫不自知......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要想想办法消除这些错误思维模式,首先就是要知道这很难,当我们做好心理准备后才能够开始去做,也可以边做边思考,逐渐地消除我们的错误思维模式,CBT疗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非一日之功,但养成习惯就会让我们事半功倍,轻松实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