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对面的图书馆在搞一档征文活动,题目是《我与图书馆》。
还真不好写。此前多次经过,偶尔细想,凝练不出主题,就搁下了。现在重新提笔,补上这一篇。
十几年前,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就几乎天天从所住的枫园走去图书馆借书还书。为什么天天去?我喜欢借,翻翻,又还回去,再借新的。喜欢去,但又不喜欢在图书馆坐着,借回来的书,梅园小树木里找张石桌椅,翻一翻,一坐一天就过去了。那时候没有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几千本书,忽忽流走,只留下一点影儿。现在想想,年轻的时候,读得杂,不专一,凭个书名儿就借了来,翻了几页就丢开,合适的时候合适的书,可能还是错过了。
大学毕业了,找工作,当北漂。漂着没事的时候,去哪儿呢?名胜古迹,看多了;长安街天安门,看腻了;还是选择图书馆。几乎每天,从石景山的租处坐地铁,再倒公交车去北图。办一张最普通的借阅卡,在辞典工具书旁边找个座位,把导师交办的翻译任务完成了。吃不惯图书馆食堂的淡味儿,总是走出北图过天桥,到图书馆对面的小饭店里叫一碗担担面或芽菜肉末炒饭,恐怕是因为便宜吧,没吃过第三样。翻译了什么书早就忘了,只记得那炒饭的滋味和街对面北图的屋檐角儿。现在想想,漂着的时候,心不静,勉强坐下,也看不进去。
找到工作了,离开北京来到上海。起初几年单身着,又不爱逛街。工作之余,单位有个小图书馆,十排书架,比不得大图书馆齐全,胜在清静。偶尔在角落里看书的时候,会听到保洁阿姨们休息时的谈话。上海话,听不懂,声音不大,但很放松,倒成了背景音乐似的。虽然工作初始有些艰辛,适应上海的环境有些慢热,有时候还会被上头的领导误会、批评,但现在都留不下什么具体的记忆,只记得真心沉意,把大学里浮光掠影般的翻过的一些书又重读了一遍。同事里很多都是爱读书的人,平时上班坐在办公室里碰不到面,在图书馆里倒总能遇上。
几年前,浦东图书馆建成,离我很近,工作的时候一转头就能看到那个像火柴盒似的方形建筑,办公桌上又开始堆积起一些我随手借来只是翻翻的书了。中午吃过饭,散着步就走到浦图。浦图的界面极其友好,一张借阅卡畅行无阻,明亮宽敞的阅览区,有些地方可以坐可以站甚至可以躺,适合打发中午的时间。浦图是我见过人最多最放松的图书馆。另一个喜欢去浦图的是家里小崽,他喜欢二楼少儿阅览室里那个巨大的地球仪,还有他怎么也看不完的绘本故事。经常把他带来,扔进绘本堆里,让他自己学会选择。养成进图书馆的习惯,要从娃娃开始。
图书馆就是这样,不起眼,缺不了。一代一代,滋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