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变成现在的模样?
《奇葩来了》第二期里的张晓涵打着“王八蛋”的旗号,说出了《康熙来了》带给她的改变:
十二岁开始看康熙来了,看了十二年。对于做节目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份工作,可对于我来说这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的教育里还是有好人和坏人,而康永哥访问任何来宾,都只是讲他生活中的故事,而不会讲他是什么样的人——即便是很奇怪的人。从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勇敢地坚持下来。
这大概是康永哥埋在《康熙来了》里最深的梗。而十二年的陪伴,让和张晓涵一样的我们,学会了善意平等地体会这个世界。
为什么人们会变成现在的模样?这个问题在我身上,大概是始于阅读。
现在想起来,我也不明白喜欢读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尚存的所有关于读书的记忆,都是美好的回忆。作为四五线城市的穷二代,很多人应该了解那种资源和信息上的贫乏,所幸父母从来不亏待我买书读书。那时候对世界的认知,大概是曹雪芹+张爱玲+米兰昆德拉+简奥斯汀的混合体;对智商的定义,来自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对于成长,毋庸置疑来自JK罗琳(至今我都相信自己不是麻瓜)。而庆幸至今的是,不是街坊邻里的家常,不是应试教育的填压,不是小城的匮乏和封闭,我的三观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上述这些闪着星光的名字养成了。
在北京念书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第一次。以前只知道挂着“北京”字眼的任何学校都那么难考,而来了以后又深深感受到那么多高校间赤裸裸的等级差距。学校是理工科,一些理工专业自然是资源多机会多,而我们这种经管学院的蠢专业,接触世界获取成长的机会寥寥无几。出于未雨绸缪和好奇,在偶然的机会下听了一场某著名国际快消品公司的宣讲会,却没想到这场宣讲会上每一个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发言人,每一段极具煽动性的发言,都让孤陋寡闻的我倍受鼓舞,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好想在数年后变成他们的模样。
之后就有了一连串的动作:报名了暑期实习的岗位,毫无底气的我和几万应届毕业生一起角逐,一轮轮走到终面,虽然没有拿到offer,却已经为我掀开了新世界的一角:为了逼自己学英语,坚持了1年阅读Economics和BBC,考了所有能考的证书;为了给自己充电,报名学习职业发展的课程,结交了一群活跃又牛逼的小伙伴;为了弥补没有大公司实习经验的不足,精挑细选进入某家500强实习,又被身边同事形形色色又同样有趣的生活深深鼓舞。
以上所有的努力都使我最后并没有选择在外企工作(……神转折),而让我受到鼓舞的是,在这个被偶然掀开的新世界里,有无法企及的智慧令我谦卑,有勇于折腾的毅力令我赞叹,有弱小却坚强的生命令我敬畏。这些鲜活的、美好的、让人感受到力量的个体,仿佛五颜六色的光染到了我的身上,让前行的道路上有了同伴,有了榜样。
今天看到很触动的一句话是:你永远无法成为你没见过的人。
简七曾经开玩笑地跟我说过,找十个40多岁的世俗眼光里所谓的成功人士一起吃饭,多交流,你就会分辨什么人已经真正老去,什么人的生命依旧鲜活,什么人是你想要在那个年纪想要成为的状态。我没有真的这么去做,只是回想身边满足这些标签的人们,生活情趣和状态真的大不相同,而其中那些我所欣赏而期待的人生,就成了努力向前的榜样。就好像新的地图在不断开启,世界被一点点撕开,一点点变大,一想到十年后二十年后有可能变得和他们一样精彩,就又找到了新的动力和勇气。
现在想起来,假设小时候没有接触到书里的世界,我可能会成为一个自卑或者木纳或者肤浅的人,并且毫不自知;假设没有在毕业前踏出那一步,我可能会刚愎自用或坐井观天,毕业时才发现没太多出路;假设没有逼自己靠近更优秀的世界,我可能随波逐流成就了自己不喜欢的人生。这样的例子,身边发生了太多。而我庆幸受到了这些美好的影响,他们让我保持谦卑和警醒,饥渴地学习,相信努力总会有回报,善良的人总会被世界温柔相待。
回到之前的问题,人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模样?我相信环境的力量,当你不懈余力地去接触那些美好的事物,那些光总会把你照亮。所以,请鼓起勇气去参加你喜欢的活动,去吸收你感兴趣的知识,去接触你希望成为的人,让生活被能量滋养,让成长变得有迹可循。
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行动起来,去和那些你想要成为的美好,腻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