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题记
<壹>
2002年,苏州,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出版,全国兴起一股“新教育理念”的思想旋风。书中倡导的一个基本理念是让师生与崇高精神对话,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好途径之一是读书。
同年冬,北方小镇,晚上10点,昏黄的灯光勾勒出一排瓦房,一排自行车,这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的学生宿舍区,“嘟——嘟——”伴着哨声,几位值班教师正打着手电筒巡视,督促没有休息的学生抓紧时间熄灯睡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随着老师们的脚步声渐渐走近,一个躲在自行车后的13岁的女孩儿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她手里紧紧拿着一本书,看着自行车与墙壁之间的那团影子,心里多么希望它无限地扩大,大到能把她遮挡得严严实实,她又好希望自己的身体无限地缩小,这样,阴影就能遮住她,就不会被别人发现。“过来了,过来了”她的心咚咚直跳,低下脑袋,缩成一团,耳朵里只有老师的脚步声,她生怕老师走过来,训斥她一顿,啊,那将会多么难堪啊!“千万别发现我,千万别发现”那一刻,静极了,所幸,万幸,老师没有注意到这里,径直离开了。啊,她一下子放松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今晚又能看书了。”她一边愉快地想着,一边轻手轻脚从自行车的丛林里歪歪扭扭出来,来到路灯下,那儿的灯光更明亮一些,就着光,她翻到刚才看的那一页,埋头读起来。夜,安谧,又祥和起来,等她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带点愉悦的满足的光,时间也是凌晨两点了。就这样,她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牛虻》《茶花女》《泰戈尔文集》
她之所以通宵达旦地阅读,是因为这些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学校里的馆藏图书本来不外借,但是图书管理员老师知道她作文写得好,有意培养她,就破格借书给她看,她当然加班加点地读书了,对于一个爱读书又没钱买书的孩子来说,有书读,是多么大的恩惠啊!书籍,好像有着无的魔力,可以让她忘记寒冷,忘记疲倦,忘记饥饿,忘记穷困,徜徉在书海里,她便是彼时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个路灯下夜读的女孩,就是我。
那时候,我想,如果人人都有一本书,可以自由地读,该多好!
<贰>
2012年,周末,屋子里,妈妈和女儿,墙壁上的时钟滴答滴答。
小姑娘正伏在书桌前写作业,只见桌上有厚厚的一摞书,课本、练习册、试卷、作文本、作业本,不止一类。年轻的妈妈里里外外忙着,不时过来看看。
“妈—,我写完这道题能出去玩一会儿吗?”近似于乞求的声音。
“你才写了几个题啊?!就想着玩,快点写!拖拖拉拉,什么时候能写得完啊?!”妈妈没好气地说。
小姑娘撇了撇嘴,红了眼圈,低下头继续做题。
门外传来小孩子追逐打闹的声音,格外响亮,也格外刺耳。
小姑娘的字开始写得歪歪扭扭,她想着赶快写完。
果不其然,又过了半个小时,“妈,我的语文写完了,我放在书包了。妈,我能出去玩会了吗?”声音里有了一点底气。
妈妈的语气也缓和下来,“不能出去玩,在院子里玩十分钟就行,再回来写数学。”小姑娘赶紧打开房门,却也只是孤零零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用脚踢踢砖块,或者抬头看看白云。
“灿灿,这是你写的字吗?!擦了重写!你看看写得东倒西歪的,越写越差劲!”妈妈手里拿着她的作业,横眉怒目。
她慢腾腾走向了房间。
“还是这么不长进!你看,这次考试,你都没考过人家婷婷,你是真不会嘛你是马虎,你看写字还能出错,你做事情就不能认真点吗?!……改不过来,今下午甭想出去!……”
一个月后,傍晚。
房间里传来孩子的哭声,还有爸爸的训斥声。
“学会撒谎了你!一周不写作业,对你妈说老师没布置,对老师说我们带你出去玩,没时间做作业!你真行啊你,灿灿!竟敢学会撒谎啦!以后还敢不?……如果你老师不给我打电话,我们还都蒙在鼓里嘞,……你说—,你为啥撒谎?!……爸爸妈妈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是让你学着撒谎的吗?!……”
小姑娘只是不停地掉眼泪,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知道哭,过来!把作业补上,补不完,你甭想睡觉啦!”
众人劝和。
“怎么不给她买几本课外书看啊?”有人问。
妈妈不置可否,“哪有时间看课外书啊,光作业就写到晚上九点,这还是紧催着。再说了,她课内的知识还掌握不好,吃不透,再学课外的,那不两头都弄不好吗?我也不奢望她别的,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了就行啊。”
这个小姑娘是我的侄女,小学三年级。她曾经对我说,“姑姑,我能不能上完三年级就不上学了啊?三年级的作业是二年级的一倍还多,我们老师这次让从第一课写到第十六课啊!”
那时候,我想,如果人人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该多好!
<三>
2013年,全国约有500所学校加入新教育试点,数百万教师接受新教育理念濡染。
同年,大家闲聊,记取两个母亲的发言。
“我每天给我闺女辅导功课,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多,她脑子又笨,我给她讲好几遍她都听不懂,特别惹人生气。每次辅导完功课,都折腾得我心力交瘁。学习上没指望,又没有别的特长,你说说以后可怎么办啊……唯一可取之处就是爱看书,可是作文又写不好,我只希望她长大后能自己养活得了自己,爱看书的话当个网络写手也行啊……哎……千万别一无是处啊,有时候一看见她,就烦。”
这个母亲的孩子13岁。
“我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周六上午学钢琴,下午学跳舞。周日上午学钢琴,下午写作业。这样搭配起来,她不就有兴趣了嘛。人家某某某每周开车送孩子去滨州学画画呢!教育孩子要舍得投入才行,不然长大了没什么特长的话,怎么和别人竞争啊?!要多方面培养啊!”
这个母亲的孩子7岁。
这两位母亲是我的同事,职业,教师。
那时候,我想,如果天下父母都打心眼里认可阅读,该多好!
<肆>
2014年.新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多所学校落地生根。
同年,偏远地区,一所乡村小学。五年级二班。
班内学生阅读兴趣广泛,男孩子倾向于小说、科幻、探险类书籍,如《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漫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福尔摩斯侦探集》;女孩子倾向于校园小说,如马小跳系列,米小圈系列,及《杨红樱文集》《励志女生日记》,校园文艺等,最受学生欢迎的仍然是童话、故事、诗词、漫画、人物传记,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一千零一夜》《民间故事传说》《圣经故事》《爱的教育》《唐诗三百首》《假如我有三天光明》,《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不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各类作文辅导书,他们说读得不过瘾。
然而,班级人均图书量却不能达到人手一册。学校图书馆不向学生开放,班级图书角是孩子们自己筹书设立的,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常常是一个小组合看一本书,很不方便,也降低了孩子们的阅读数量。一学期,有的同学能阅读五本书,有的却连一本都读不完。而且,阅读质量也参差不齐,文化水平高的家长,会主动给孩子买好书来读;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支持,以为是乱花钱,还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更是没有好书可读了。
班内也组织了读书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香小名士”“经典诵读”“诗词小能手”“师生共度一本书”“我的书单”“每天10页书”等。还设立了班级的“每周一课”,“每周一文”在“每周一课”上,师生共同了解一位伟人事迹,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聆听一曲世界名曲。“每周一文”,是将名家作品张贴在教室内,供学生阅读背诵。很遗憾的是,“每周一课”“每周一文”只坚持了半个学期,大家了解了贝多芬及《月光曲》《致爱丽丝》,达芬奇及《蒙娜丽莎的微笑》,梵高及《向日葵》,班得瑞及其轻音乐,久石让及《天空之城》等,背诵了朱自清的《春》《匆匆》《背影》
虽然班级阅读的活动不是很多,质量不是很好,但聊胜于无,而且伴随着书香的浸润,班内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也明显增强,最主要的是,每一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课间,常常看到孩子们手捧一本书,静静阅读的情景。家长也反映,孩子回到家,做完作业,就看书,是件好事。
这帮孩子是我的学生。
那时候,我想,如果新教育理念在我们这里落地生根,朱永新教授亲自来我们这里看一看,让我的学生人人都有书,可以尽情地读,该多好!
弹指一挥间,匆匆十二年。在艰难的求学岁月里,是阅读开启了我的人生之门,指引了我的前进道路。在摸索前进的工作中,也是阅读给了我启示,给了我智慧。在纷繁复杂的实际生活中,在一次次思想的困惑、交锋中,更是阅读带给我心灵上的快乐与安宁,带给我视角的转变与内心的宽厚。我从阅读开始改变,也由衷希望人人都参与阅读。且不要问阅读有何意义,指向何方,是乐是苦,去读就是了。不仅是读书,还是读人,不仅是读人,还是读自然。阅读,是和我们生命等长的事。
<伍>
2016年3月,我校全面推开新教育实验,建设书香校园,全力支持师生阅读。新教育东风终于来到,我们满怀欣喜迎接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季节,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