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去了一趟长春,我看到了三类家长,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说无则改之,有则加勉:
1.愿我可以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
今天在长春的地铁上,我看见一个很可爱的母亲和孩子,孩子大概6岁左右的样子,她在地铁上感叹“妈妈这个好快哦,比飞机还要快呢!”那个妈妈应该也是很累,满脸的愁容,可是却没有敷衍,“宝贝,飞机比这个还要快呢,这个没有飞机快呢”“那飞机又有多快呢?”断断续续的对话很是可爱。其实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只是敬佩她在状态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态度仍然没有敷衍,在下地铁的时候,碰巧是一个站地。我看到她们并排站在扶梯上,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其本身的素养,她把孩子放在她前一个台阶上,母女俩人都靠右站立,把左侧让出来,我也下意识的这么做了,所以说人的自律是不是也会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呢,(在扶梯上靠右是规则,把左侧让出来,是为有急事的人让出的通道),当你愿世界温柔对你时,也愿你会温柔的对待世界。家长看孩子写作业生气的视频,最近很火,身为教师我们面对的孩子不单单是一个两个了。我只希望我能够在未来成为真正教师的某一天,能够像这位妈妈一样,温柔而又有耐心。
2.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
在医院等待结果的时候我又遇见了一对母子,四岁男孩长的很俊俏可爱,很是招人喜欢,这位母亲更像是我们的家长,有最基本的教育,没有让他成为熊孩子,小男孩有着本来的天性,爱哭爱闹也爱笑,我们小时候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也如他一般,有教育,不过仍然存在于溺爱,那位男孩的姥爷或者爷爷也来了,可能因为长辈的宠爱,对于爷爷没有那么多的敬畏,甚至会出手打爷爷,当然是类似于玩笑的打闹。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在向往儿童天性进行的过程中,是否对曾经的教育文化也有所传承呢?百善孝为先,老人们宠爱孩子没有错,但是孩子们又是否接收到了我们应该善待孝顺老人的教育呢?我们中国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文化和品德。教师教书育人,孩子的品质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是否能做到帮助孩子成长为拥有高品质的人?
3.家庭不仅仅是教育还有无时无刻的影响
今天的我格外有孩子缘,在回来的火车上我又看到一对父母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起先我并没有注意,孩子坐在行李箱上安安静静的玩着手机,不知怎么父母突然间争吵了起来,我抬头看了一眼,发现孩子脸看着屏幕眼睛偷偷的瞄着父母,当父母停止争吵,附近的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孩子张望了一下,开始和父亲玩,他努力的吸引着父母的注意,吵着父亲陪他玩耍,我突然在想,其实孩子什么都知道,也什么都懂得,他知道你们在吵架,也知道你们在生气,他只能通过各种方式引起你们的注意,甚至在他吸引注意的时候还收获了母亲的不耐,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察觉到。不过我希望他的父母可以快些和好,他可以不用那么尽力的去调节气氛,虽然他都可能不知道调节气氛是什么意思。现在她的妈妈仍然在玩着手机,父亲发着呆,孩子在吵闹。
我很无能为力,以后我除了可能成为一名老师,更大可能会成为一名妈妈,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用这么辛苦,我可以给他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
孩子是珍宝,愿他们所遇见的人可以温柔的善待他们,在长大后他们也能够以善意对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