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能迁移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发现自己的核心技能,为它们拓展应用场景。这样它们就能跨界组合,表现为新的形态,使你的能力产生指数级的增长。
2.“数据型思考”,具体说来即是在遇到争执的时候,既不动情绪,也不相互诉苦,双方完全从理性出发,数据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从而得出全局性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3.提高效率,与其“省时间”,不如“省事情”。也就是正确排列事情的优先级,时刻评估自己当下所处理事务的目的、效用、重要性。当断则断,使称为高效能人士的关键。
4.善于倾听,是最大的加分项。想成为异性眼中好的聆听者,你就必须理解另一半的说话模式,不要被“女生话多”的刻板印象误导,而忽略了两性在权力关系、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分享话题的习惯上的各种差异。
5.四种类型的人格:
安全型人格——既不忧虑被抛弃,又不回避亲密。不吃飞醋,也不会节外生枝考验对方。
痴迷型人格——高度忧虑被抛弃,但是不回避亲密。如林黛玉。
疏离-回避型人格——不忧虑被抛弃,同时会比亲密关系。自得其乐的人。
恐惧-回避型人格——既害怕被抛弃,又回避亲密关系。作。
6.爱情有三种基本型(情欲、游戏、友谊),三种次生型(现实、激情、奉献),认清自己和对方的爱情偏好,就能把两人的关系调整的更加舒适。
7.如果你有100位应聘者,那你应该将前37位应聘者当成观察样本,找出表现最好的那位,然而从第38位开始,一旦发现有表现更好的人,
8.广告,永远是以特定用户对于产品的特定渴望为重心的。
——而如何产生渴望?——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有问题。
——想要对别人产生影响力,首先要让对方觉得他们自己是需要改变、需要被影响的。
——建立影响力,第一步不是练口才,而是练倾听;不是强调表现,而是侧重理解;不是证明自己有多重要,而是在对方的世界找到可能的突破点。想让自己有市场,得先了解市场。
——想要获得认同,唯一的出路,是从对方的感受出发,跟对方沟通。重要的不是“我是什么样的”,而是你的感受如何。
——最大的难点不是把道理讲明白,而是找到感觉上的共鸣。只有当你克服了感觉的不可通约性,让对方产生你预期中的感受,才能顺利地传递你想要传递的信息。
9.人类幸福的三种基本需要:
——胜任的需要,即我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关系的需要,我是否被他人接纳和认可;
——自主性的需要,我能在多大程度上选择自己的生活。
10.心智的成长没有回头路,成人能理解儿童,但变不回儿童。所以不要以为廉价的快乐可以填充心灵的空虚,因为丧真正指向的,失去重建更高层级的意义。
11.“碎片论”——每块碎片都有前因后果,都有它在系统里所预设的固定位置。“积木论”——灵活、可替代。
12.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
——受害者很难得到无条件的同情,因为我们会通过谴责受害者来获得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同样的道理,不幸发生时,无辜者也经常成为替代性攻击的对象。这种倾向本来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但却会让我们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13.能够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也可以成为你在职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
14.别算年薪、别算月薪,要算时薪,是所有跟工作有关的时间。
15.造成工作倦怠有三个原因和三个解决方式:
——面对工作缺乏成就感的情况,应对的方式是寻找合适的位置。
——面对工作缺乏回报的情况,应对的方式是转移兴趣点。
——面对工作缺乏认可的情况,应对的方式就是寻求差异化定位,提高专业上的自我效能。
16.利弊往往共生,关键不是比较利弊,而是做出选择。要么不在乎钱,要么不在乎时间,要么不在乎风险,唯有这样,才能排除竞争者,吃到”对你而言“最好的那碗牛肉面。
17.转变思维模式:
——我要做一个有自信,有魅力的人。(be)
——这样一种人,会做些什么事呢?(do)
——做了这些事之后,我会拥有什么呢?(have)
——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先使自己的配得上它。
18.用什么方式称呼一件事,会极大影响你对它的看法。所以,想要管得住自己,就要在观念上先学会使用正确的语言。
19.“目标管理”
S——具体性原则。目标具体明确,不可模糊。
M——可衡量性。结果不可衡量说明目标的不明确,目标需可量化,可拆解可及时获得反馈最终坚持。
A——可实现性。
R——相关性。设定目标时,多问为什么,因为目标是否合适,是由其他一系列目标的关系决定的。
T——时间限制。
20.像游戏思维那样“简化反馈”,是提升效能的重要方式。
——将大反馈拆成小反馈
——设置节点式的目标反馈
——设置堆叠反馈,量变到质变
——在没有反馈的地方创造反馈
21.偏见来自源于理智的懒惰。
——一个人能力越差时,高估自己的情况反而更严重。
22.高频重复工作必然有自身的合理性,在某个阶段必须忍受;
——进阶创造性工作,必须清楚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并在现有的工作中,找到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性。
23.换位并不是一种思考,而是一种感受情绪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本来就是由情绪引发的问题,换位思考反而有可能加剧双方的负面感受。
——2018.5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