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在賺錢的過程中學習和提高的;
智慧,是在解決生活一個個麻煩中被逼出來的。
——原來的1982
剛在圖書館里研讀“傅雷家書”,看到傅雷語重心長地給在波蘭學音樂的兒子傅聰寫到:生活是無法預料的逆旅,須處理各種瑣碎麻煩,而且根本無法預料。
真的是這樣,人生有的可以未雨綢繆,有的則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措手不及怎麼辦?就要平時多歷練,多做心智與身體上的準備。以成熟的心態,雄健的體魄與麻煩來遭遇,并幹掉它(們)。你不戰勝生活,駕馭生活,就會被生活奴役。將“工作”替代上句的“生活”亦可。
駕車容易,但人最難的是駕駛自己的人生戰車。
既是“戰車”,你須為自己配置重火力,輕武器,刀槍劍戟,冷熱兵器“十八般武藝”會的活兒越多,則在世上行走越安全,越自由,也就越從容。
閱讀,啟迪智慧,最終也是最根本的要指導行動。對於為父的考驗,說來就來。
喬遷新居,本來衣服晾的好好地。一端系在櫃子里,一端綁在掛鉤上。可由於增洗的白襯衣重量大,掛鉤(膠粘在墻)不堪負荷,“憤然”不乾了。
而就在之前2分鐘,我的筆記本黑屏,寫到一半的文章沒了(只有關機)。禍不單行,倒霉事從來都組團一起來找你麻煩。這時咋辦?
耐心。一個一個辦,按輕重緩急來做。
二手電腦壞了不由人,早晚的事,不必在意。能修就修,修不了就換。這屬於重要而不緊急,寫文章不能打出來也可以手寫嘛,還練字呢。多在腦中勾勒文章,腹中打草稿,也是一種儲備,為了更好的輸出而做醞釀。權當恢復寫作的“地力”。
一定要先做既重要又緊急的事——重新固定晾衣繩。衣物,毛巾都需要接受陽光的照射以保持乾燥和清潔。可是繩子能綁在哪裡呢?
傅雷在信中囑咐兒子:在吃喝拉撒中擠出時間,不要被瑣事纏身。
我就沒有傅聰的命了,何況他還有妻子彌拉照料。不解決瑣事,就無法集中精力干大事。不料理後防,就不能無所顧忌地開拓前方。
攘外必先安內。這也是諸葛孔明先“七擒孟獲”后“九出祁山”北伐的原因。
站在窗前尋思著“能綁在哪呢?”窗外不是有鐵欄杆嗎?有了!就綁那!
這回可一勞永逸,鐵框絕對結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繩子本身的承重極限,也不能啥都網上掛。現在繩子兩端不會出問題,問題只會出在兩端之間。留神就好。
看著自己的傑作,為自己的奇思妙想點讚。這就是村上春樹說的“小確幸”。人生哪那麼多巔峰體驗(PeakExperience)啊?日子還能指望天天靠“巔峰體驗”來激勵?
旋即又苦笑一下,哪裡有什麼異想天開,無非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智慧罷了。
梁思成和林徽因,這一對伉儷國士無雙,才具高不高?身份顯赫顯赫?生活困頓期間這兩大名門之後不還得自己做饅頭,找柴火,弄一口粗糙飯食吃,何況當時還有嗷嗷待哺的娃娃(不止一個)。娃娃需要吃進肚裡的營養,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史”和林徽因的“人間四月天”詩都沒用。
梁啟超的公子都能干粗活,誰還敢眼高手低,脫離現實而不親自披掛上陣,解決生活問題!
人生,如一艘遠航的戰艦,
你既然要扯滿帆,乘風破浪,堅定奔向自己要去的地方,
安能忽略艦船的修繕與保養?
堅持用牙線,保持口腔清潔,才能大快朵頤而無後顧之憂啊!
P.S:傅雷在儿子二十多岁是寫家書。為父在你未出生時就開始給你寫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