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建立个人品牌。这句话的广泛流传也说明了个人品牌已经为人们所重视。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不论在什么样的组织里面,要让人们认识你、接受你,首先你要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倘若你埋头工作却不被人认知,你的杰出表现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淹没,因此,个体的价值被认知比什么都重要,要想推动个人成功,要想拥有和谐愉快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像那些明星一样,建立起自己鲜明个性的“个人品牌”,让大家都真正理解并完全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事业。
那啥事个人品牌?综合来说:
个人品牌:是指某人被相关者持有的较一致的印象或口碑。
成功的个人品牌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独特性:即具有自己的观点。
二是相关性:能够与他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联系起来。
三是一致性:和人们之所观察到的行为具有某种一致性。
互联网创业的时代,打造个人品牌势在必行。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维度——分别是:
一、利用产品运营的思维,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
产品运营想必大家不陌生,就是给自己的产品找到亮点,卖点,同时这个产品正好可以解决人们的痛点,就ok了。同样打造个人品牌,这个产品就是自己,对的,我没有写错,你没有看错。
此时,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
1、我们自己的优势位置是什么。(优势是指我们自己的特长,而位置是我们要面对的人群。)
2、我们想让别人认为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了答案就可以来按照这四个步骤来定位自己:
第一步:做自我分析,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明白自己的短处与劣势。
第二步:在自己最擅长和感兴趣的领域里,给自己设定一个长期目标。也就是明确你要在哪个领域建立个人品牌,树立怎样的个人IP。
第三步,拆解大目标。从终极目标里拆分出一个个较短时间内可实现的小目标,同时,罗列出实现这些小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
第四步,一个一个去搞定刚才列出的这些资源和能力,达成阶段性小目标。同时,在阶段性目标的执行中,要反复对照终极目标与自己的实际情况,检验自己的定位,不断修正与调整。确定未来自我运营的重点。人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根据以上步骤分析我目前的定位。
二、利用渠道运营的思维,选择正确渠道做认知建设
酒香也怕巷子深,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极其有限且宝贵,有了好的产品,也要不断去传播,不断去做认知建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受众(即想要传播的人),看到这个标签就想起我们,看到我们就想起这个标签。
比如:看到麦克风就想到《中国新歌声》 ,看到T或锤子就想到老罗。
具体怎么做呢?三步走:
第一步,明确想要影响的受众群体;
第二步,明确能够到达以及影响他们的渠道;
第三步,在这些渠道上,反复地强化我们的“人设”,也就是人物设定。
明确了个人定位后,我们就需要选定必要的渠道,规划自己和他人接触时的信息传播。把我们的定位清晰地传达给对方,不断建立、增强对方对自己的认知。
三、利用内容运营的思维,来完成个人品牌的蓄势
输入与输出永远是成正比的,如果没有品牌积累与认知占位,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干货的输出,必定站不稳脚跟。
那怎么做持续的个人品牌积累?这也就是内容运营的功夫了。首先需要在选定的定位领域和渠道里,做这么三件事:
1、持续输出内容;
2、持续地学习与积累;
3、戒断那些对你的个人定位造成冲突或干扰的信息,不要展示它们。
这些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我的这篇文章听了一天,大纲写了一天,最后修改了好几天才出炉。
四、利用活动运营的思维,善借外力,成为话题的主角
曾经花了很多时间上过一个课程,现在熟记的一句话就是:借力使力不费力。什么是借力?借力就是明确自己的需求,有目标、有策略地获取帮助,达成目的。
主要分为三种:
向热门人物借力;
向热门品牌借力;
向热门话题借力。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战狼2》,写那些文章的阅读量都不错。
五、利用数据运营的思维,运用反馈促进你的品牌升级
大数据时代可怕的很,在京东搜了一下手机,再打开走哪都是推荐手机的。
但数据运营思维可以反馈指导品牌迭代、提升个人品牌。
具体实操三步走:
1、利用好公开数据和手头已有的数据,找到数据中的变化和不寻常之处,试着分析原因;
2、有了对数据的分析,接下来要提出假设,拿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3、验证解决方案,并且通过验证不断优化。
正确的结果导向要做到两点,一个是“数据第一”,一个是“提出与验证假设”。但这都只是手段,最重要的是,需要收集反馈,来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迭代我们的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