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层次,决定了看世界的高度
出入社会,常常会让自己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中,我会认为大部分人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处境,很难改变自己的阶级。
当我们固执己见的时候,也许固执里面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知识越缺乏,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
当你接收到周遭的有效信息越多,就越能拥有资源的调配权,做出的决策也就越理性,从而慢慢扭转生存的劣势。
当我们还不知道知识付费是什么的时候,人家已经拿到红利的第一桶金;当我们才刚接触什么是电商的时候,也许红利期已经过去。
虽然我处在大数据城市,但接触到的东西真的很局限,有效信息很少,信息差也很大,周围的大部分朋友一毕业就停止了学习,以至于我的认知也局限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
时常陷入贫穷认知,当身边的人抛弃自己的人格过于功利的时候,自己也会陷入这样的怪圈,当遇到自己的喜欢的事情时,首先想到的是,它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能不能让自己赚到钱,如果不能,那为何要花时间去尝试。
不去勇于尝试,就很难逃出现在的低层次圈层,甚至会陷入更加难堪,想进的圈子进不去,想逃的圈子出不来。
提升认知,是打破“死循环”的关键。
在大数据时代,学习也是为了战胜信息不对称。
不同层次的人,很难相互理解,更不可能成为朋友或者恋人。
自卑常常让人止步于机会的门前,在读书期间,室友喜欢上一个人,大家都在鼓励她快点表白的时候,但她觉得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他,于是放弃追求比自己优秀的人。
后来就去找一个没有自己优秀的人谈恋爱、结婚生子。
可是优秀的女孩未必一定要找个优秀的男孩,有地位的人也未必会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这种粗糙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思维模式,是一种低层次的认知。
你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站得更高更远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困惑你的事情,不过是过眼云烟。
认知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穷人越穷,忙人越忙。
当我看到刘媛媛的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时,发现所陈述的不正是现实吗?
芭芭拉在《我在底层的生活》写过穷人到底能不能通过拼命工作,摆脱这个命运。她回答自己:几乎不可能。
当现在的人不用为温饱发愁的时候,更多的人都在为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奔波,如果能从小康生活跃迁到有钱人的生活,那真是人生幸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阶级固化这个词也在这个时代引起很多人的讨论与重视。最近很火的词“躺平”,不就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再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跨越,不如干脆躺下算了。
这里面存在一个认知,穷人把他牢牢地限定在那个社会层次上。生活在底层的人,最匮乏的就是野心、自信和眼界。
当我们持续关注自己没有的时候,已经陷入了金钱稀缺陷阱:稀缺能够让人专注,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所稀缺的事物上。
超前消费已经是普遍现象,90后更是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网贷。
我同事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就立马还花呗和信用卡,还完之后工资所剩无几,又控住不住自己,一遍说着没钱一遍刷爆信用卡,陷入了死循环,工作工作不敢换,上班上班焦虑。
这种背景,这种状态总是让人陷入无能为力的感觉,如何破局呢?
提升认知,打破现有系统,引入新的系统,进入更大的系统。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水平买单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就像我们出生在城镇和出生在城市,潜移默化的认知就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模式。
Terry就是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且为之心动,他对我的影响力很深,即使我们不在有过多的接触。
而我有时候就会当被拒绝时,就会放弃、怀疑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不配。
这样的认知是非常可怕的,自己对自己的打击比外界给自己的打击杀伤力还要巨大。
那么,如何破除认知壁垒,实现思维的跃迁呢?
1、在终点思考问题
2、和不同的人交朋友
3、掌握多维度的知识
4、建立自信,主动突破
俗话说“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要利用好八小时外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律的过程,牛人为什么牛?很大原因就是--自律。
我们只有摆脱低层次的认知,才能摆脱混沌黑暗和焦虑迷茫的状态,让心灵恢复单纯、快乐,让生活归于简单、明晰。
提高认知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所以,我们要突破认知的迷局,勇于挑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