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下,我们如何真正做到“致良知”?
6月11上午,参观了贵州的阳明洞和阳明先生的纪念馆,和几个兄弟交流了一下,更新了自己对于阳明心学的理解,今天先简单的梳理出来。
我践习阳明心学时的困扰
先从四句教说起: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疑问:格物之时需要良知判断何为善何为恶?那么这个标准如何获得?
阳明先生当时已经体悟一体之仁,万物莫不在我之内,现在我们的资质远不如先生,该怎么致良知呢?
形而上层面打通
心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心学本身属于儒家,从孟子这一脉传承而来,而孟子是坚持性善论(之前我写的孟子系列文章中有介绍)。
无善无恶心之体
阳明先生的哲学本体论是心即理,而良知是本体之心的状态。这个状态下是无善无恶的,类似于佛家的性空之论。
有善有恶意之动
从形而上一旦进入实践的世界就开始产生了二元对立,有善有恶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二元的世界里面如果要想显化自己的意志(这是儒家的基本入世态度),就需要有指导原则了。阳明心学从孟子而来,相信良知这个心之本体是天生知善知恶的,是大学里面的那个“止于至善”的至善。
这里也是我疑问产生的地方,下面是我的逻辑推论链条:
按照现在大家的话语体系,良知在知善知恶的这个层面其实就是我们的价值观,能够判断善恶的那面镜子。
价值观来自于世界观和人生观。
阳明先生的世界观是心即理,人生观是做圣人,所以长处圣人的良知状态就是他的修行道路。回到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的基本认知是,世界从宇宙大爆炸而来,人类只不过是进化产生的物种之一,在本质上无别于猴子蝼蚁之类的。所以本质来说,没有所谓的至善,作为物种之一,除了生存别无他物。而圣人也只是儒家创造的一个名词罢了。
到这里,现代科学好像和儒家心学冲突对吧,其实不然,我更深刻地认知并且认可了儒家,且听我我继续推导。
无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善恶,圣人等等这些观念的背后都是智人这个人种给自己创设的意义。智人因为会讲故事创造意义从而一举超越别的人种获得了很强大的协同效应,进而“统治”地球。
所以在进化尺度上看,意义其实是物种进化出来的复杂神经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这种产物恰巧被智人摘取了桂冠。
再继续往后探索,神经网络进化来自于简单的神经网络,简单神经网络又来自于的应激式的动物反应。单细胞或者低等生物的应激式反应来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维持物种的生存。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所有物种莫不是为了生存而在发展。
推导到这里,真正进入困难的地方:
既然都是为了求存,都是物种的生存竞争,也就是说人生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意义的,所有的意义也只不过是进化淘汰以后留下的暂时的生存优势罢了。(最开始触及这个念头的时候我着实花时间消化了一下!)所以,那么哪来的至善的良知呢?
但,接下来这就是圣人牛逼的地方。
孔子通过观察人心中的仁义之心创设了儒家学派,这本质上是给人类创设了一个模因,模因背后是一套意义体系,佛家道家基督教本质上都是一种模因。这个意义体系让我们能够发展繁盛至今。
孟子通过观察存在在人心中普遍存在的四端(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进而引导人们去修习四端背后的四种德行,这里其实是传承并更新了孔子的模因。这是必然的,模因需要适应当时人类的实践情况的,所以需要不断传承流变?。
到了阳明先生这里也是一次大的传承(明朝是世界格局开始变动的时代,儒家也需要迭代自身),这次的迭代儒家的内核得以保存,修行的方式有了大变化,那就是致良知。
阳明先生,根据自己的经历(他的经历倒映着他所处的时代)吸收佛老的一些思想而更新了儒家。最终把儒家的修行简化成四句教留给后世的学生。
好啦,推导结束,我们回顾一下: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生的本质虚无性(希望称为上帝死了),发现没有本质的意义天赋于我们。圣人处此,创设了意义给当世及后世,但圣人之道传承到现在已经在形式上难以跟得上时代潮流。所以需要针对性的吸收和传承。
目前我的结论是,学习圣人之道在于认清人生的虚无本质之后,依然选择奋进而不是沉沦,打起精神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这个赋予意义的过程本质是就是打磨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前面是在形而上层面的分析,接下来进入实践环节。
实践层面:事上磨炼,实事求是
既然意义是自己创造的嘛,那就是需要找到和世界的深入接触点,目前我想的比较浅,主要是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种修行,
修行的大致路径是,先通过省察和学习,逐渐去除人本身的动物性和很多社会加诸我们的不合理信念,让自己的心可以如如不动;
其次是事上磨练,获得做具体事情的心理表征,在需要动的时候恰如其分。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嗨,想来想去,还是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