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偶然看到一档电视节目,是《档案》做的一期关于台湾已故作家三毛的节目。
三毛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尘封了很久,而今又被轻轻地唤起。如今的90后、00后可能对她的了解并不太多,但她确是我年少时曾经非常喜爱的作家之一。
记不起第一次读她的文章是哪一篇了,只记得好像是在初中左右,陆陆续续买了她的很多本书。从《雨季不再来》到《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在那样一个懵懵懂懂的青春的年纪,我完全被三毛的率性、潇洒、叛逆、乐观所吸引。三毛用她的旅行、她的沙漠、她的爱情给了我一个乏味的课本之外的美好的世界。
那是一个还没有电脑、手机、乐视、微博、朋友圈的时代,每天小小的享受就是做完功课后在橘红色的灯光下看着“闲书”。那些“闲书”都是些小说、散文甚至是漫画这类说不上有什么实际用途的书。然而,那时的我却没有意识到,它们一点一滴地渗入了我的思想,照亮了我的灵魂。
三毛的书也是我爱读的“闲书”之一。她笔下的那些故事,温暖的、可爱的、惊险的甚至是忧伤的,都曾深深地触动了我。以至于直到现在自己的一些喜好,比如对西班牙这个国家莫名的喜爱,对旅行的热衷和向往都不知是不是三毛的影响之故。
直到有一天看了三毛的传记,才知道原来她已经在很多年前自杀了,用丝袜在医院自缢。也许三毛的人生太过传奇,传奇到不能用一个普通的方式来划上一个休止符。
离开了青春期,三毛的名字也随着生活越来越现实而离我越来越远。找工作、成家、每天在地铁里被挤得像人肉罐头一样上班下班,过着被规划好的稳定的生活。偶尔也会在心底想抛下一切去流浪,可是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说出这个愿望,就自己默默地吞了下去,已经是什么年纪了,怎么还能这么不切实际。
书架上的书也早已经换成了司法考试真题详解、英语单词365天和炒股圣经这类充满着实用气息的工具书。甚至已经很久没看过书了,平时最多就是刷刷朋友圈和微博,看些不知真假的情感故事或是喝一碗换汤不换药的鸡汤。
直到那天看到了那一期《档案》,三毛的名字重新回到我的脑海中。翻出书架上的那本《万水千山走遍》一鼓作气读了起来。墨西哥、秘鲁、神秘的南美,旅行、流浪,年少时那种说走就走想做就做的情绪又重新回来。
多少人小的时候都会跟自己说,我要当科学家,我要环游全世界。
多少人长大后连做梦的勇气和力气都已经没有了。
而那个叫三毛的女子,她受到羞辱不想上学就坚决不上,而没有选择忍辱负重;想要读书就拼命读所有自己想看的感兴趣的书籍,甚至为了享受安静的阅读时光而跑到公墓中去;爱上一个人就嫁了,管他是否有车有房,比自己大还是小;喜欢上了沙漠就毅然跟随爱人到撒哈拉沙漠中一住就是很多年……
她就是这么一个诚实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到什么就去做,为了心中的梦可以不惧怕任何现实的困难和阻碍,一门心思走到底的人。
她是这么活的,活着,感受,津津有味,她通过写作告诉世人,还可以这样生活。即使选择离开,她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安排,宁愿用自己的方式。
合上书,感觉到心里有一些微麻,酸胀,一点刺痛。还好,做了很久的橡皮人,还能有感觉。
明天,也许还要挤成罐头去上班,至少今晚我选择重新做一回年少流浪的梦,走遍万水千山,醒来梦里花落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