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
人们想成为自营职业者或企业家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想要独立,想要把船舵掌握在自己手上。
自营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主动性。
然而,正如银行高管所说‘我们(放款人)才是这一切的拥有者。你们(借款人)只是在为我们这些金融机构跑业务’。
企业主并不真正拥有自己的业务。
他们被放款人牢牢控制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主应该努力减少对金融机构的依赖。
一个人如果过度依赖信贷,也就意味着其失去了控制权:“银行家不尊重你,他们为什么要尊重你?他们正把你训练成马戏团里那群表演的海豹。”
(现在网贷平台也可能是想把人训练成奴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想未来活得自由点,只要不是富贵之家,中了彩票之类的稀有情况,也只能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的限度,将存下的钱转化为各种能持续带来收益的资产。
最好的情况是花费不要超过睡后收入,也就是把花费控制在被动收入以内,额外赚的钱就能全部转化为资产了。
这样坚持勤俭节约,又不断创造财富,资产会越来越多,那么可用于享受生活的睡后收入自然越来越多,不只能收获勤俭的美德,还能长期培养自控力和专注力,增加抗风险能力和职业变化能力。
对未来追求各种梦想有成功率有很多加成,只是先苦后甜,人生总享受时间不见得少,生活自然越来越滋润。
传说中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很多人可能有误解,一般情况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消费能力是两种能力,一天花1万元很容易,一天赚1万元却不容易,而且会花钱可能是指会花钱够买具有长期价值和收益的资产,而不是在吃喝玩乐中购买昂贵的消耗品花光积蓄。
未来可能会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含量高的中层工作岗位可能会越来越少,到达一定财富水平后,被动收益已经远远覆盖生活开支后,可以考虑提早退休,把机会和资源留给更年轻的一代。
有些爱好,快乐又长久,花费又少,比如我喜欢阅读,总有新知识新思考让我快乐,看高兴了顺道写点文章,又爽一把创作体验,还能认识喜欢同类知识或事物的朋友,一起吹牛皮,又快乐一波。)
接受与小额投资者一样去申请同一项金融产品或服务。
你能想象一位投资顾问年复一年地告诉客户去复制标准普尔指数,以持续增投指数基金吗?
那根本就是在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而,如果他们建议客户每年进行小规模的管理变动,那么这些专业人士将获得巨额的佣金。
他们说的话听起来非常深奥,但其实没什么实质性内容。
他们不断地向你灌输一些受欢迎的投资“种类”以及耐心地为你讲解当前的经济趋势,从而让你毫不怀疑地接受管理变动。
富有的个人,资金充足的养老基金会或大学捐款基金会等相关机构仍会坚持认为他们应该获得“额外”的、非比寻常的建议。
那些巧妙地利用这一“期望”的顾问们将赚得盆满钵满。
富人们沉浸在这样的想法中:是命运在赋予他们最好的食物、学校教育、娱乐方式、住房等所需的一切。
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财富应该给他们带来高人一等的地位。
事实上,在生活的诸多方面,财富确实意味着一流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金融“精英们”——富有的个人,资金充足的养老基金会或大学捐款基金会等相关机构——难以接受与小额投资者一样去申请同一项金融产品或服务。即使我们所讨论的产品是最好的选择,富人们仍然会心不甘情不愿。
(我也会有“有钱人的生活我不懂”的幻想,每次看到巴菲特的新闻,我可能就会想起他的传说,传说中巴菲特非常专注和节俭,大量时间用于阅读和研究商业,平时常吃麦当劳。
我总会想,巴菲特吃麦当劳一定是特殊麦当劳,虽然我没有任何证据,更没有机会问他本人具体情况,但我老是坚信巴菲特吃麦当劳是麦当劳专员特殊供应的,麦当劳专员会精挑细选出最新鲜最美味的蔬菜和高级肉类做出特殊麦当劳,就算巴菲特亲自来告诉我,他吃的麦当劳和中国大街上可以随意买到的普通麦当劳一样,我多半也不会相信。
回顾2020年,原油宝事件算是中国投资事件中比较大的事件了,中国银行是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是中国银行排名第4位的庞然大物,在我的想像中,那里应该是无数金融天才,投资明星的聚集地,居然会将客户的钱亏成了负数。
我的好朋友也参加了原油宝投资,投资原油宝的钱,是他原本用于疫情时期,去美国股市抄底的部分资金,原油宝亏损严重,美国股市大涨,造成双损失。)
实施一项简单可靠、多元化以及成本较低的投资计划会让我们过得更好。
有关富人的传说之一是那些有钱人都会进行奇异投资。
从国税局的相关财产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种奇异的投资现象看来只会发生在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美元的有钱人身上……
也就是说,你真的已经足够有钱,并不在意投资带来的回报。
大多数邻家百万富翁是不会把钱投入到奇异的投资中去的。
经济独立比显示较高的社会地位更为重要。
但通常情况下,只是收入富裕的人会下意识地将“奇异”或“昂贵”与“更好”等同。
因为他们认为把钱投入到这些类型的投资中就意味着某种地位。
只是收入富裕的人可能会认为他们需要这些奇异或昂贵的投资来匹配他们的收入水平、其他为彰显地位的支出(昂贵的房子和汽车)以及他们的经济状况。
那些资产值超过200万美元的富翁只将1.3%的财富投资在有形的艺术品上。
考虑到一些非常昂贵的艺术品还可能是赝品,这部分投资还要适当缩减。
但各种数据显示,实施一项简单可靠、多元化以及成本较低的投资计划会让他们过得更好。
美国的许多人都雄心勃勃,他们想仿效那些经济成功人士。
营销人员花费数十亿美元,使人们相信大多数富有的人拥有大量的高档艺术品。
这个传说贯穿了我们整个经济发展历程。
高收入家庭将艺术品视为向其他人展示富有的一种方式,然而,他们的收入水平只略高于平均线。
他们的净资产暴露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
有些基金被用来投资最好的风险投资、私人股本、基础设施、私人房地产、木材和对冲基金;
它们被顶级股票和债券基金经理所管理;
管理者们经常运用杠杆;
他们还投资复杂的衍生品;
他们向规模最大的咨询公司请教,但是绝大多数的基金仍未能击败低成本的先锋指数基金投资组合。
(我有一个朋友参加游戏驿站事件,对方也算是我见过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了,按理说追热点投机不应该超过10%资金,因为如果投机失败,剩下的90%较稳的投资会在几个月或1年左右补回投机的损失。
可这位我认识的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同龄人中比较理性和富有的人才,还是动用了在美国股市超过20%的资金玩这一次热点投机。
而且我看网上一大堆为了情怀,为了见证历史,为了能给后代吹牛,不在意钱之类的评价。
本来在中国投资,运用基金方式来投资中国各行各业龙头企业,收益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我总会拿出少量资金投资美国基金,全球基金等等,总感觉那些高大上一些。
我在2021年2月初的总结来看,中国收益高的基金,白酒行业或医疗行业的基金近3年的收益率是远高于很多美国基金和全球基金。
而且投资国外资产的基金,成本相对较高。
投出去后,不能随意动,毕竟回来都是比国内更高的手续费和杂费。
承受国外市场更高的风险,更低的流动性,最后还没有在国内基金赚得多,总感觉哪里不对。
已经投出去的,当然不能乱动了,我今年得考虑是否继续投资美国基金,全球基金等等,至少需要减少这些基金的投资金额。)
林奇先生在挑选股票上的成功要归功于两点。
一是他私下采访了该领域的诸多顶尖人物,二是他经常访问那些公司的总部。
参观一个公司的总部能有效地判断该公司是否在坚持节俭创业。
办公室铺张浪费的程度与管理层奖励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在公司总部……没有行政餐厅……停车场里没有豪华轿车……机场没有公务机。
不要花钱去打造一个雅典神庙式的办公室,不要花钱去为大厅配备安妮女王式家具,不要花钱去买飞艇、制作广告牌以及去请名人赞助。
墙上的艺术品也没必要买,旅行海报……就够了。
除非公司在某年收益很好,否则高管不会获得奖金。
奖励的基础是业绩,而不是(职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