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母親與我討論,如何幫助他就讀國三的孩子重回學習的正軌。
「這孩子天資聰穎學什麼都比別人快,國小時成績都班上前幾名;從國中開始迷上線上遊戲,經常星期天就是玩『一整天』,段考成績單裡經常可見二、三十分的科目,多說他兩句會不耐煩地回說:『讀書、讀書,整天就只會叫我讀書』」。家長不能理解的是「玩遊戲」以後有的是時間,為什麼非得現在當成「紓壓」的藉口。因為,相同的事在不同的時間做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孩子升上國三後星期六要上學,因此得停掉原本固定在週六所參加的社區棒球隊的練習,最近因為球隊要比賽,孩子向家長要求能不能連續兩個週六向學校請假去打球,儘管週六的課都是國英數等主科,家長答應他的條件就是比賽完就要認真讀書;說歸說,孩子球賽後就經常向學校請假,不是因為被學校記點或是跟上課老師與導師鬧得不愉快想在家「沉澱」,不然就是因為晚睡,推託說身體不舒服要回家休息,家長要帶去看醫生時他就回說不用了;不時找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塘塞自己不負責任的事實;例如:功課忘记帶回來的理由是書包裡被同學倒了牛奶,講義被弄濕,所以同學拿去「看」有沒有怎樣;或是「習慣」坐在電腦前讀書,因為在鍵盤上敲字,被家長發現後就說是在找資料,而事實是跟同學在線上聊天。
這位媽媽並非以成績好壞來評估孩子的學習,倒是希望孩子能夠快樂學習並心甘情願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她並不把自己過去未能滿足的期望投射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希望能給孩子將來有「選擇」的機會。
她認為:「我不需要我的孩子名列前茅,但是他程度到哪裡,他就必須把自己放在那裡。其實,『開心』學習很重要、『甘心』學習也很重要!品格、責任養成更重要。我沒有要把自己做不到的讓孩子來實現,只是努力在自己做得到的範圍給孩子機會去選擇未來的人生,接下來的努力成果是孩子自己所享受的。」
很多老師跟我分享,他們當導師時都會不時到班上巡堂,午餐及午休都會在教室陪伴學生,他們的經驗是國中時期的學生無法「自律」而極度依賴「他律」;因此,目前還是有很多學校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請「被記點」的學生到學校中庭或導師辦公室前罰站藉以培養自律的精神。
事實上,「自律」(autonomy)被視為是增強學習動機的基礎,是一種「起始、維繫及調節學習活動的選擇經驗,以及個人活動及目標價值間連結經驗」的心理需求,自律是存在起始(origin)及典當(pawn)兩端間的一種連續性光譜,起始代表一個人擁有完全自主選擇的自由與能力,典當像是個人把選擇權質借給外在環境來控制自己的行為(Alderman, 2004)。當然,我們的行為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存在自律的起源端,因為人們的行為是由環境、動機與態度所共同決定。
美國哈佛大學行為心理學家史金納(B. F. Skinner)認為雖然社會情境脈絡(context)無法由孩子所控制,但卻可以提供他們練習控制自己行為的機會。換句話說,無論是學校課室或家庭環境,教師或家長可以主動建構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情境脈絡,與孩子溝通選擇和培養他們主動選擇自律的空間,並協助他們在個人目標、價值觀及學習活動間建立緊密的連結。
當前改革教育思潮聚焦於「以學習者為中心」,諸如:翻轉教育、線上學習或駭客式學習等,無一不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試想像,一個「被動的孩子」如何在需要主動學習的環境裡學習?因此,培養孩子自律儼然是當務之急。
再者,成功的學習皆以理解為前提,而理解從來就不被動而是主動的。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認為成功的人往往都是主動積極的,對於自己的人生有一份以終為始的清晰藍圖,並且對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總能以「要事第一」進行思考。
所以,親愛的孩子!學習從來就不是別人的事,因為人生的命運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果你也渴望將來能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就請你從為自己的學習負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