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跟团去一个地方旅游,结果发现4天的行程,有3天都在车上颠簸,到了每个景点都是人挤人。伙食也不好,清汤寡水又不卫生,最后闹了肚子。原本美丽的心情,全部冲向了马桶。
临走时,导游美眉凑了过来请小明填问卷,帮忙填写“非常满意”并发朋友圈推广。请做一个思维实验,想象以下三种情景:
- 免费填写好评并发朋友圈。小明感觉导游蛮不容易的,给了好评并发了条朋友圈
- 可以获得100块钱的现金奖励。如果小明愿意在朋友圈列出三个亮点,推广该行程,可以额外获得100块钱的奖励。小明心想,有这种好事,大笔一挥,给了好评并发了朋友圈。
- 可以获得300块钱的现金奖励。如果小明愿意在朋友圈列出三个亮点,推广该行程,可以额外获得300块钱的奖励。小明心想,有这种好事,大笔一挥,胸口一拍,二话没说给了好评并发了朋友圈。
请问,小明回去后,当他跟朋友谈到本次行程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是否当时获得的奖励越高,评价越好?
"奖励越高,评价越高"似乎很符合逻辑。可是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免费好评并发朋友圈的情况下,对该行程的评价最好!
针对这种矛盾,斯坦福大学的莱昂·费斯庭格提出的闻名于世的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可以解释。
什么是认知失调?
费斯庭格主张,当人同时经历两种或多种彼此间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时,就是认知失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它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紧张感。
上述例子中,小明对该旅游行程的真实体验和导游要求他填写好评时的感受,就是两种不协调的心理过程,是种认知失调。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认知失调的情况。比如,我们对某个人穿着很反感,却要出于恭维夸对方很有品味。某位新手初次下厨做的菜难以下咽,我们嘴上会夸味道还不错。
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从事某种与态度不符的行为(也即撒谎)时:
- 如果他们有这样做的充分理由,将体验到较少的认知失调,改变观点的动机并不强烈
- 如果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不充分,将会体验到比较严重的认知失调,为了减少认知失调的不适感,他们会对原有观点做出较大的调整
当可以获得600块钱奖励时,小明会觉得自己填好评、转发朋友圈有充足的理由,所以他对行程的糟糕印象并不会发生改变。
奖励变少时,理由越来越不充分,体验到的认知失调越大。自愿填写好评时,小明感觉到了最大的认知失调。为了降低其带来的不适感,小明将对原来的行程体验做出较大的调整。在和朋友聊天时,倾向于对该行程有正面的评价。
是不是很神奇。各种研究表明,当你的行为和你的态度发生矛盾时,你的态度将有所改变,以与行为保持一致。
认知失调理论的运作机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切似乎源自于人类的天性。经过长期的进化,能消除不适感的人更好地存活了下来,最后写到基因里。
如果把认知失调理论想象成一个系统,消除认知失调的倾向会产生一种调节回路,最后使得态度和行为一致。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当行为出于某些原因无法改变时,态度只能向行为靠拢。
整个系统的运作方式如下: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 - 理由充足 - 轻微认知失调 - 态度改变较少
与态度不符的行为 - 理由不充足 - 严重认知失调 - 态度改变较大。
这里的理由,指的是奖励、压力或惩罚。可以从个人是否有责任的角度来考虑,这其中涉及到是否有选择权的问题,如果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导致了消极的结果,自己要承担责任,则将体验到认知失调。如果是因为奖励、压力或惩罚而做了原先不想做的事情,你不会感到自己对此有责任,也就不会产生认知失调了。
为了更好理解,可以想象一下,态度和行为是磁极相反的磁铁A和磁铁B。A和B会产生对方靠近的磁力(用以消除不适感的倾向), 要么A靠近B,要么B靠近A。如果在A和B之间通过一块金属连接(充足的理由),那么A和B会保持在原位,都不需要做出改变。
思考
了解了认知失调理论对我们颇有好处:
- 我们需要警惕,在公众场合从事有些与自己观念不相符的行为时,我们的观念可能会逐渐被改变。
- 我们可以多调动元认知,审视自己在碰到行为和态度之间不一致造成的不适感时,是倾向于去找个理由还是让态度和行为相互影响。
- 我们对环境对人的改变有了更多的认知。既然行动能够影响态度,可以多从事一些长期有益,但目前还排斥的事情,逐步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构建一个“正面的行动 - 改变负面态度 - 正面态度 - 更多正面行动”的正循环。
参考书目: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认知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