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4·时间“成本”核算】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5日。
一、原文:
P45
我浏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成本”:
准备(提纲、翻阅其他手稿和参考文献)
14小时30分
写29小时15分
共费43小时45分
共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看起来,早在1921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完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见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台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二、我的阅读日志: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来来来,今天的拆页相当精彩,大年初一的,让我给你说说我们跟牛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让我们新的一年戒骄戒躁,砥砺前行。
作者前两天介绍了柳别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对做过的事情进行时间记录。今天讲到了如何利用这些记录的一个方法——“成本”核算。就是对每项任务(一篇论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等等)都统计消耗的时间,其中每道工序的具体时间分配。比如《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这篇论文准备环节用了14小时30分,撰写用了29小时15分,共费43小时45分,实施过程共计8天,1921年10月12日至19日。
这样一来,如果他要再写一篇类似的论文,他就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需要花费多少精力,预料到自己大概多久能够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大项目只所以容易拖延,就是对目标的估计没有把握,以至于产生焦虑情绪,从而转去做一些容易估计,十拿九稳的小事。柳爷这样的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旦某件事与预估的往常状况不一致,他能很容易的找到问题出在哪(哪一块、哪一天的时间花得特别长),然后对症下药,弥补短板。这样每次的任务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输出,也是刻意练习的自我修炼。
作者格拉宁是善于写纪实文学及描述科学工作者生活的作家。他称一般人很少在稿子写上具体完稿日子,就算是二般人也最多写明几日到几日,像柳比歇夫这样每篇论文,都精确到分钟的“成本”核算,我只能想到二班人的崔老师啦。
说实话,如果说前几天的拆页是看“故事会”,听到了牛人的事迹,牛人的功力,对柳爷产生的是高山仰止的敬意。那么今天的拆页,则让我惊呆了。(想象我张大嘴巴,奶茶与吸管愕然地摔落地上的情景。。。)
这就是,你知道别人长得高,但直到你站到他身边那一刻,才真正能理解差距有多大。
【HOW】如何做?很简单,却又不简单。
1)记录:精确记录自己的每一项时间流水;
2)分类并预估:执行一个项目前,对准备、实施、结尾延伸的事务各阶段进行分类,并分别预估它们的时长;
3)统计:完成该项任务,对这项任务各阶段时长进行统计,并合并算出总时长;
4)复盘:与原预估进行核对,找出不一致的时段,揪出原因,想出解决方案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的时间记录持续了大半年,但是面对每天的时间大饼图和流水图却不知道该如何统计和利用。形成记录习惯的第一个月那时,我开始尝试对每周的各项时长进行汇总,看到了自己学习用了多少时间,工作用了多少时间,陪伴家人用了多少时间。然并卵,没有参照对象,没有修正目标。后来就不做这些无意义的动作了。时间记录对于我而言,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帮助我形成更好的时间概念。
反思我的做法,有两点做错了:
1)我搞错了方向,对各个“人生大分类”进行统计,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考虑意义。我更应该先学本文片段的做法,针对每个小项目/任务进行统计。
2)没有先预估。或者预估后没有及时核对复盘。记过的流水就真的像流水浪费掉了。缺少了参照对象,就缺失了修改的方向。
【A2:我的应用(目标与行动)】
拆了4天,终于有一个让我心动的A2出现了!
·时间节点:未来一周,每天执行。
·目标:把我每天的便签日志各阶段的时长精准记录起来,帮助自己提高预估时长的准确性。
·行动:
1)记录:初二,初三,写日志的时候记录各阶段时长;
2)预估:
实验对象1:每天的便签日志,
2.1)前期准备(阅读原文,组织思路),预估时长10~15分钟;
2.2)写I,预估时长45~60分钟;
2.3)写A1(可选),预估时长15~20分钟
2.4)写A2(可选),预估时长15~20分钟
2.5)后期修改润色(可选),预估时长5~15分钟
2.6)以上时长是根据之前粗略脑补,根据初二初三实践后修改。
3)统计:完成日志后,对各阶段时长进行统计,并合并算出总时长;
4)复盘:与原预估进行核对,找出不一致的时段,分析原因,是否有可改进的点。下一次的修正预估,直到趋于精准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