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应该封装类
当项目中出现一些零散的、有关系的基本类型数据时,考虑通过类型将这些数据统一组织起来管理。定义一个自定义类,将这些数据作为自己的属性。
商品单价:price
商品名称:name
商品库存:stock
商品产地:addr
考虑通过类型进行包含
class Goods:
def __init__():
怎么抽象类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面对一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设身处地!站在对象的角度看问题!(面向对象抽象类的核心思路)
我是个什么东西?
我能干啥?
谁能帮我完成任务?
什么时候创建对象并使用对象的方法
要使用数据的时候,创建对象
要操作数据的时候,调用对象的方法
创建的多个对象有什么关系
除了他们都是同一种类型,没有什么鸟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
1.什么是封装
“封装”就是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或功能)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类);封装的目的是增强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实现细节,而只是要通过外部接口,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
1. 将零散的数据,包含在一个类型中,统一管理(零散的数据—零碎的东西,箱子-类型)
# 将零散的数据,包含在一个类型中
# 定义了一个商品类型,封装和商品有关系的数据
class Goods: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ce, stock):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self.stock = stock
# 封装具体的数据到对象中:对象是通过类型来封装具体的数据的
g1 = Goods(“连衣裙”, 199, 120)
2. 将对象敏感的数据,封装在类的内部,不让外界直接访问;而是通过定义的set/get方法来间接访问内部的数据的过程,此时,就可以在set/get方法中,添加条件限制代码!
# 属性私有化,才能让外界不能直接访问
# 在p2和p3中,约定了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变量,是私有变量,外界不要直接使用
# p3中,要求两个下划线开头的属性,表示当前类的私有属性,外界不能访问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def set_name(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set_age(self, age):
if age >=0 and age <= 100:
self.__age = age
else:
print("设置的年龄不合法...")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__ag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姓名:%s;年龄:%s" % (self.__name, self.__age)
p = Person("tom", 12)
print(p)
p.set_age(1200)
print(p)
封装实现的步骤
a.完成一个类的定义
定义类的方法:除了第一个参数是self外,其他和普通函数一样。
b.所有属性私有化
不带下划线的属性:直接访问(读取/修改),推门而入 例:self.name
带一个下划线的属性:约定(项目规范)是假私有属性,不让直接访问;君子约定:进门前敲门。 例:self._name
带两个下划线的属性:私有属性。反锁门,进门前必须敲门! 例: self.__name
c.给每个属性提供set/get方法
def get_name(self) 获取
self.__name = name
def set_name(self,name) 设置
return self.__name
实例调用方法:
只需要在实例变量上直接调用,除了self不用传递,其他参数正常传入
所有的方法都是在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用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