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到有关王阳明的书,我总是感觉很遗憾,不是遗憾书不好,而是遗憾自己怎么知道得这么晚。记得自己最早学到“知行合一”的时候,是在小学语文课上,语文老师介绍陶行知先生,说他原名是“陶文濬”,后来受到“知行合一”思想的影响改名为“知行”,后又改为“行知”。可能是考虑到我们年纪还小,思想还弱,老师只简单说“知”是“学习”,“行”是“实践”,要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别无介绍,“王阳明”三字咫尺天涯。
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多少也有些关于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但我也几乎没有太多有关“王阳明”或者“心学”的记忆,而语文、历史老师也都未有重点的讲解,值得回味的倒是当年的初中物理老师讲到相对运动的时候,额外讲了一段小故事,谈到一首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当时只觉得很奇妙,但也未知作者,最后这一切也湮没在茫茫“书海”中了。
现在想来,可能是大家觉得教育资源何其宝贵,过多用在一种“旧思想”上面岂不浪费,或者是认为这是“唯心”的东西,要批判,要淡化……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造成了我今天的遗憾,“相见”恨晚。
在自己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我渐渐地对王阳明和心学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后在近年“明史热”的助推下,才较为详细地了解到这门学问,而通过《五百年来王阳明》这本书,我又增进了了解。
我不是什么研究者,对此学问也只了解皮毛,无意也无能力来谈心学的问题,只是由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体会阳明先生这个大写的“人”和他的大智慧。
大志向。说到志向,曾经有段时间,孩子们做科学家的志向十分“流行”,可能是那段时间国家需要科技人才,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影响;后来,不知是什么潮流,又有人说,你看国外的孩子从小的理想都是邮差、消防员之类,我们也应该这样教育,要人性化,要乐于做普通人。然而,不管是哪一种,最终我们可以感觉的社会风气却是另外两种——要么有钱,要么有权。
虽然不乏各类成功人士,也不乏老老实实生活的民众,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更别说什么“圣人”。当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圣人,但如果我们从小都真心努力去向圣贤靠拢,多年累积的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一如王阳明少年,学孔子、马援、王越、于谦,人生也在向圣贤的路上迈进,最终“三不朽”。我们可能资质平庸,环境不佳,但至少可以矢志不移,平步迈进。
大担当。王阳明的一生波澜起伏,但却始终不忘担当。刘瑾乱政政,反攻倒算,将反对之人赶尽杀绝,朝廷无人再敢发声,此时,王阳明却只身上疏,他对规劝者说,起初人人抗争,我未发言,因为多我一人不多,此时众人良知被泯灭,再无行动,则少我一人便少!在宁王起兵叛乱之时,他也不顾劝阻给朝廷上疏直言宁王之叛,众人担心利害,他却说:“天下尽反,我辈固当如此!”
而在平乱灭匪之余,王阳明为政亦以百姓与天下为任,兴学启发民众,治政惠及乡里,是把苍生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担当,将社会安定作为自己的责任,“为生民立命”,以实际行动去改变环境,而不只在口头大声疾呼,实为真丈夫。
大境界。王阳明的谋略和成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他用兵如神,总能找到战争中最薄弱的环节,发动最致命、最准确的攻击,同时,使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这背后是其遍观全局的判断和掌握“大数据”的结果;而他对人的判断也极为准确,个人以为曾国藩《冰鉴》那种识人虽不无道理,其任人也颇具眼光,但比王阳明的“读心”还是略显逊色,王阳明能读懂宁王真正的心理,所以在关键决断时刻可以把握战局,能读懂南赣众匪首的心理和本色,所以有杀有抚,有打有拉,剿匪手法各不相同,最终掌控局面。
在个人的得失方面,王阳明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他平乱之后,荣誉纷来,百姓亲朋交口称赞,但他能够做到不动如山,而在朝廷打压,小人刁难之时,也能够做到坦然面对,一心讲学,心中唯有“光明”,正如其逝世前的遗言一样磊落与豁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的一生便是一部大智慧,也是对“光明之学”的践行,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中,故事诚然足够精彩,那些奇招妙法令人印象深刻,大呼过瘾,但也别忘记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大智慧,郦波老师讲的不仅是王阳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传奇一生,更侧重于分析和总结其思想的成熟过程与毕生对“知行合一”的坚定施行,带领读者跳出对传奇本身的局限,解读贯彻始终的大智慧。
读此书之中,不禁心生敬仰,而读完此书,又不禁更多关于“致良知”的思考,也更坚定了进一步了解阳明先生和心学的信念,于是,我在自己的书单上又添上了《传习录》——做不了圣人,至少可以靠近那大智慧一些,影响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