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堵墙怎么来的?——单环学习
标题中提到有双环学习,那你一定会问,肯定也有单环学习咯。单环学习就是说:
你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认知框架,然后你会寻找各种各样的证据和理论,不断丰富这个认知框架,是你的只是变的越来越丰富。一旦遇到问题,你就能够对问题有一种敏锐的把握,立即用你现在的这种思维方式来识别眼前碰到的问题。
但是,单环学习有一个问题:
一方面,他给予你引导;
另一方面,他也在禁锢你的思维。
最后的结果会是:手里拿把锤子,看全世界都是钉子。
当你的认知变得越来越完善的时候,你也在悄悄阉割自己的认知能力。
人只能听见他能听见的东西,看见他能看见的东西。
你越来越心明眼亮的同时,也就罢很多的事实和现象悄悄地屏蔽和拉黑——不是说有意不去看,而是你已经对那些东西感受不到了。
拆墙工具——双环学习
什么是双环学习:
一方面要在既有的认知模式下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模式;
另一方面,要弱化,甚至消减你已有的认知模式。
如果我们不知道空气中的氧气,那么我们就会像欧洲古时科学家发明“燃素”这个词解释燃烧的机制。
如果我们不懂空气动力学,不知道一个飞行物是由于上下压力差给抬上去的,你就永远禁锢在原有认知模式里。
你看这个“8”字,它不是闭环的,而是从原有的认知环里溢出,进入到另外一个认知环里。
实际的认知模式是不断突破你既有的逐渐闭环的世界,打破它,然后在重建一个认知框架。
罗胖在《奇葩说》第四季最后一期里讲了关于成长的定义:
成长就是你遇见一件事,你无法接纳,然后你,咵!整个心理人格全部碎掉,整个自己碎掉,然后把那个你原来讨厌的东西,你看看,这个时候你做两个选择,第一个,啪,扔掉,重建,第二个选择,放进去,重建,第二种叫成长,第一种是不成长。
破碎后重建的速度就是你的成长速度。
很多人追求完美,可能是希望自己的认知框架不想被打破,不想破碎。
莱昂纳多·科恩有句歌词,万物皆有裂痕,那又怎样,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成长就是你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爬出来了,就叫成长!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破碎与重建。听完这段,我才理解了歌手莱昂纳德·科恩说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有怎样,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a crack,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那个“8*”字中间的连接处,也是两个环的缺口处,也许那里也就我们认知世界,光照进来的地方。
思维越狱
查理芒格说过,如果你的教授没有给你合适的跨学科方法,如果每一个教授都想要滥用他自己的模型,而贬低其他学科的重要模型,你可亲自纠正那种愚蠢。
其实,这跟社会的教育分划分专业有关。
我们目前的教育知识体系,最早都是服务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体系。分工产生效率。这不仅仅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同样也用在了对年轻人教育上。为了更高效的进行工业生产。学校里出来的人才,应该都是一出来,身上就有一门专门的技艺,直接上岗。而不能是你在学校啥也学,可是啥也不精通,这对于高速发展的工业生产,肯定不是最高效的。现在的高校,至今仍然分学院,分专业进行专门培训。这应该也是工业革命的教育产物。
现在的教育可能遗传了过分强调效率、分工,而把学科人为的分割出来。有一个蛮有趣的现象,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教授,有的会互相鄙视对方,甚至在同一个专业里,课题与课题之间都存在鄙视链。甚至如果两个人观点相反,这两个人都会老死不相往来呢。
我们懂得给iPhone越狱,打破苹果系统的闭环,安装一些我们需要的插件。但我们经常随身用的思维方式,却常常想不到如何去越狱。但是你在这一个已经闭环的系统里再怎么努力,你的自由度都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不越狱,你所谓的“自由”就不过就是放放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