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所著《北京折叠》获雨果奖,引起轰动。而在《北京折叠》中,一个拥有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其笔下描写的极其冷峻的现实世界又再次将人们的视线转移到了隐匿在生活中的阶级区别中。
可这些阶级区别究竟从何来的,是什么把这些人们折叠开来,难道它们真的与人们口中的家底、关系紧紧挂钩吗?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那些打篮球的呆一块儿,踢足球的呆一块儿,喜欢就一起,不喜欢就拉倒再见。那个时候,好像人和人的区别就是一些爱好的不同,就是情绪的不同。经常high的会和喜欢high的一起,文静的就跟文静的一块。
慢慢大一点了,大家开始有了一些深层次的交流,在生活中开始主动聆听,欣赏他人相似的见解。比如凑在看电影,听音乐什么的,但又分开来各有所思。看完之后互相一交流便有了对互相的了解。
这个阶段人与人的区别似乎还是爱好,可是当你再多聊几句便会发现,原来对一部电影的看法就足以辨别一个人是否是自己的菜,对一首歌的喜好程度也可以帮助自己对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获得准确的认识。因为在喜好背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同的思维方式虽不一定在短期就显露出来,但一定会在长期相处中引发交流、碰撞、甚至是摩擦。这又是思维的不同。
而伴随这些爱好,我们的思维逐渐成型。人与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发生了本质的区别。有的人看表面,有的人看逻辑,有的人容易被情感打动等等。
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与人的那点区别,便逐渐成为人与人习惯的不同,而这些习惯是促成我们各自不同的原因之一。你是喝咖啡还是喝可乐,你是看美剧还是看日剧,你是学物理还是学英语,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爱好,思维,习惯加在一起,足以形成一个人的特质。而一个人特质的区别,或许就是人的区别。
于此看出,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区别,是来自于我们每天自身的选择。
社会层级是相对稳定的但又保持灵活的,对于什么是划分层级的那条线,我们虽然清楚,但总没有标准答案,是看资产的多少,还是看人脉的优良?我们不得而知。
的确有人比你的出生环境好,家庭教育佳,营养条件,交友方面都优于你。那些身世、家世、环境对我们的“折叠效应”虽然也很有力,但它们更多时候是一个建立跑道的作用,人生的更多时间是你自己亲自决定的,更的时间是要你自己的去奔跑的。这些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你是有一定概率胜出的。
我们无法肯定属于一个人的“先天性”条件则是决定他长期发展方向的所有因素,因为一我们没有任何人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智慧,敢为一个人的命运拍版,算命的也不敢这么忽悠;二一个就是我们的生活可能性的确比过去要丰富的多,当然风险也同步存在。
在物质、权利上可能仍有门槛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积累N年的结果,但智识是没有门槛的。若是更多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做让自己提高的进步的事情,尽量把自己和那些具有“先天优势”的人拉近距离,这肯定能够在某一种程度上弱化社会的阶层。
被折叠的,是那个平面上一动不动的族群。而对于阶层的移动者、跳跃者来说。眼里是广阔的平面,不存在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