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进阶第二次集中培训有感:
该成为怎样的先生?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先生》
这是来自今天上午讲座邵老师的开场语。师,古为“先生”。而今,我们又该如何成为“先生”?我仅围绕今天的两场讲座来聊聊自己的思考。
今天听了两场讲座,分别是金华市金东区教研区邵金生老师的《一树梅花伴读书》和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导李伟教授的《大数据.教育变革.教育研究范式展望》。关于阅读与研究,心底有众多思考。
一、关于阅读的选择与方式
在第一次集中培训结束之后,第二次集中培训之前,老师布置给我们几项作业:
第二次集中前任务:
1.修改教学论文(之前提交过的那篇,或者再准备一篇都可),准备投稿;
2.研读2本著作,形成读书笔记,3万字左右,并准备10分钟的读书分享汇报;
3.初步形成青年教师团队成长工作室计划;
4.找10篇本领域内的论文(中国知网上可以查找或者期刊杂志)
5.形成本学科的教学流派综述(8000字左右);
6.形成省教科规课题或教研课题申报初稿。
这些是要求大家在半个月左右时间完成的任务。一看这些,我对其他作业倒是觉得还可以。只是对于3万字的手写笔记很“倦怠”,因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尝试过一边看一边摘记,发现这样效果很糟糕。我的阅读思绪会被打乱,为了应付这些量,有一段时间我只顾着摘抄,没有思考。说实在的,我极其不喜欢这样的阅读方式,为了保证阅读质量,我开始先看,边看边批注、圈画,最后再来摘记,这样略好,但真的很耗时而得不偿失。这还是暑假,如果真的是学期中,试问哪个老师有那么多时间手写,我想阅读的方式有许多种,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时代,我们会更需要高效的阅读。
今天邵老师的关于阅读的讲座,倒是让我看到了高效阅读的方式。从他的分享中,看得出于阅读这件事的热爱,但他也说:“我有时间的时候才会抄一抄。”还提醒我们阅读是需要选择的,提升阅读的品位,提高阅读的数量,培养阅读的习惯。我非常喜欢他最后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实用有效。老师们可以多阅读以下八类书:
1.教育名家的经典名著(篇)《“啃”点元典》
教育科学出版社,大师背影书系(蔡元培等)
2.本学科教育教学经典名著(篇)
3.近现代以来(本学科)教科书
4.(本学科)检测、考试方面的书
5.有自己专长的领域或方向
6.依据教科书,通读相应的书
7.地方文化(民俗,历史,文学,自然风物等)
8.杂学旁搜
我们对于阅读是需要选择的。记得一次开会中,一个领导曾说:一个人应该多去逛逛书店,如果你只看过书店里的10%的书,那就真的是太糟糕了。说实在的,我不赞成他的观点,现在的书店里充斥着什么样的书籍?世界上的书数不胜数,怎可如此定论?我同意老师需要多阅读,以丰实自己的文化底蕴。量是衡量的一部分,而阅读的质也是需要提升的,如何阅读一本经典的书籍,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有一定道理的。精读一本有代表性的书籍,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或许会比通读五六本书籍更有效。所以我更提倡一种“后茶馆式的阅读”——读、批、摘、思、写。
二、关于老师是否可以成为教育研究者的讨论
今天下午的讲座,李教授在一开始就出示了一题讨论题:教师有没有能力成为教育研究者?当出现这道题目时,我的脑中毫不犹豫地认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儿,教师肯定能成为教育研究者,并作如下赘述:
(一)何为教育研究者
何谓教育?《中庸》开篇云:“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使人进德修业就叫“教育”。可见,教育所关注的是“谁修道”“修什么道”“如何修道”等关键问题,也就是现代教育所包含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基本要素。
那何谓教育研究者呢?我认为只要是从事研究教育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所有内容的人都可以界定为教育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项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对于教师职业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提高和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的必然归因
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仍然存在种种争议,怎样理解教师成为研究者?教育是师生之间展开的丰富的动态的、情境的、发生着的活动。教师置身于教育的生活世界,经历着教育的丰富情境,体验和感受着教育中发生的一切,教师最了解教育的问题所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研究的态度,教师也处于有利的研究位置。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是丰富的意义实现的过程。教育实践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生成实践智慧,实现教育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这种丰富的意义实现的过程是别人不可替代的,教师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研究机会。 教育和教师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教师。教育不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师不是知识传递者;教育是启迪智慧、建构精神的活动,教师是智慧的开启者、精神的引导者,这需要教师具有研究的精神。教师正在被重新发现,“重塑”教师形象成为时代的使命,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角色。[1]
无论是从教育实践的参与者角度,还是教育教学的推动者角度,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都有着必然性。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提出标志着教师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生产教育知识,解决教育实践情景中的实践问题;将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主体的回归。[2]
(三)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需克服的困难
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呢?魏书生、李镇西等一大批优秀的一线老师从普通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是必然的吗?非也。就拿李镇西老师来说,他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教育名家了,可依然隔三差五地就分享他的博文,博文中都是他对于自己教育教学日常的记录与当前教育现状的思考,我想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必须得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热爱阅读且专注有质量的阅读,并能与实践融汇贯通。
2.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客观且科学地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善于捕捉问题点、疑惑点、生长点……
4.具有持之以恒、努力,充满正能量的人格。
5.敢于尝试,不畏失败。
……
当然,这样来看,是否成为教育研究者是非常困难的事儿,我们不防可以降低要求,认真教学,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努力探索……成为家长和孩子喜欢的有思想的老师,不也是成功的吗?
三、关于“科学范式”与“建构范式”的解读
说实在的,关于下午的“科学范式”与“建构范式”真心是没弄明白,脑中只有糊涂的概念。查阅了一些资料,希望能更清晰地解读一下两种范式的异同。
“科学范式”相信有“客观实在”,相信研究工作者和研究对象是分开的;科学范式更讲究教育的实验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行为表现(因变量),如何控制自变量。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相比科学范式的严谨,建构主义更注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更强调主动性和原有的知识经验。我是否可以认为科学范式与建构范式相结合的研究会更有说服力?一下午,说实在的,李教授确实留给我了许多困惑,虽然查了资料,依然是一知半解,不知怎样的范式才算是建构主义?
几天下来,顿觉自己的才疏学浅。真是有愧于“先生”这一称谓。铭记邵老师所说的“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以自勉。
参考文献:
[1]郭建清.比较教育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康万栋.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03)
附记录文稿:(下午的记录稿由于没有记清楚,感谢孙班提供)
一树梅花伴读书
——青年教师应该怎么读书
金华市金东区教研区邵金生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卷隽永。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先生》(中信出版社,2012年8月)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学生,一起读书。
“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第322页)
例:(1)问:“教书先生”还读书吗?
农村高中教师问问阅读现状调查(《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2日)
主动读书的教师少,阅读效果差;农村高中教师的阅读目睥,主要以消遣、娱乐为主,思想性、文化性、专业性不足。
(2)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韩国15本,法国24本,日本44本,以色列68本;我国人均每天读13.43分钟。(模糊的认定)
(3)“中国不大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大前研一《华尔街日报》)
(4)在培训班和一些教师交流,几位青年教师说,有关“教师不读书”的问题分析。
一、为“教书先生”正名
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汪曾祺《徙》,《菰蒲深处》,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外国人讲我们的东西而没有讲到家的,我们都不应该放松,应该起来辩驳它或纠正它,或是自己捋起袖子来做他们所未能做到的。现在无端来一部如此标题的专著,而由专门眼光看去,连一部史书最低的几个条件都没有做到。在这东西学者众目昭彰之下,我们不能不费些时间来批评他,不然却太损中国人治学的脸面。——梁思成读乐嘉藻《中国建筑史》
二、教师读书的要素分析
(1)阅读品位(趣味,经典性,版本讲究)
(2)阅读数量
(3)阅读习惯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曾国藩家书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京寓》,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你读的书是五十年前的作品,是经典;一本书你如果愿意读三遍以上的,在你心中是经典。读书一定要选择经典的。选择版本很重要。
《杜诗详注》
教师发展专业书籍的分类:1.案例型2.经验型3.分析型4.原理型5.哲学型
王云五读书十四法
立志奠基选题循序明体提纲析疑比较专志旁修耐苦持恒钩元备忘
——(《我怎样读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6页)
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每天读书。——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青年教师每月买三本书:
一是关于他所教学科的书;
二是关于能作为青年人学习榜样的优秀人物的生活和事迹的书
三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帕夫雷什中学》)
三、我的建议:
1.教育名家的经典名著(篇)《“啃”点元典》
教育科学出版社,大师背影书系(蔡元培等)
2.本学科教育教学经典名著(篇)
3.近现代以来(本学科)教科书
4.(本学科)检测、考试方面的书
5.有自己专长的领域或方向
6.依据教科书,通读相应的书
7.地方文化(民俗,历史,文学,自然风物等)
8.杂学旁搜
我们的阅读到底有什么敌人呢?我觉得有三个,一个来自社会,就是我们把文化看成产业。第二个,在这种社会风气跟你根本制性的十几个定下,我们大部分的阅读……
教师的引领示范:做一名纯粹的读者。
《母亲的不教而教》李钢(人民日报2013)
山居(明)韩光济(《碧山诗草》)
一树梅花伴读书。一种情怀,一种境界。
大数据.教育变革.教育研究范式展望
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伟教授、博导
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介绍:教育研究、决策咨询、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
1982年,斯腾豪斯:教师作为研究者 teacher-as-researcher
讨论题1:教师有没有能力成为教育研究者?
讨论题2:教师作为研究者不同于其他研究者的有哪些方面?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讨论题3:作为教师,你参与过哪些研究?你认为怎样的研究才是适合教师的研究?
教育研究范式演变以及科学范式和建构范式比较
范式是一种标准
一、前科学范式:
二、科学研究阶段:科学范式
1.“科学范式”相信有“客观实在”
2.科学范式相信研究工作者和研究对象是分开的;
3.符合论:
教育的实验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行为表现(因变量),如何控制自变量。
问题简化、找到因果关系、找到客观规律。
问题:简化后的因果关系真的成立吗?从行为主义到霍桑实验
科学范式的局限。教育与复杂性理论:教育是无法简化的。
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关闭原因分析。
回归实践,回到理解——美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从概念研究、理论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从定量研究方法,强调研究“信度和效度”,转向实践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叙事
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或者写作风格,从严格遵守社会科学的写作标准,转向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自传体等
三、后科学研究阶段:建构范式
1.建构主义范式:认为实在是共同建构的观念世界,有多少个体就有多少建构,也就有多少实在。
客观实在Vs.主观建构
2.建构主义范式模糊这种区分——研究结果是通过研究工作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被创造(而不是被发现)的
3.符合真理论VS.真理不过是共识
讨论题4:建构范式/建构主义的教育研究方法存在什么样的局限?
反思也是带有有色眼镜来看。
讨论题5: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对教育研究有什么启发?
大数据时代及其特征
时代关键词:信息时代、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大数据
大数据与教育变革
大容量、多样性、快速度、低价值密度
全数据、低结构化的数据、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启示与两个案例:教育研究可能走向
大数据分析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范式或者只是科学范式的回归/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