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年前,春节假期结束,我从老家回合肥。由于第二天航班时间很早,所以我需要提前一天到重庆市区。当天下午在机场附近找了个快捷酒店入住以后出门找吃的,一个人准备随便对付一下,看见家面馆直接进去了,对着老板说了句:
“老板,二两包面,多放点海椒”
十年过去了还记得老板脸上懵逼的表情,当我指着台面上的图片给她看过后,老板娘才扯着嗓子对后堂来了一句“二两红油抄手”。
这时候我才知道,我吃了20年的东西,他们叫抄手。
其实我小时候就很好奇,里面明明包的是肉馅,为什么要叫包面,取名分明不严谨。
小时候吃的包面,里面的馅通常只有剁得细细的五花肉加上各式调料,不像现在食材丰富。准备好肉馅,面皮以后,还需要一碗清水和一双筷子,包的时候用筷子夹出拇指大小的肉馅放到面皮中间,将正方形面皮的一角折叠盖在肉馅,筷子蘸清水湿润一角的面皮后与另一角捏合即成。这样看来,大概取名抄手就跟制作过程相关。
水开后下锅煮熟捞出盛入汤碗,重庆人吃面食,调料异常丰富:盐,味精,花椒粉,胡椒粉,葱,姜,蒜末,酱油,油辣椒。
一顿吃不完的包面,还可以稍微晾干水汽后下锅油炸,这种吃法后来我也再没见过,想必是我家独创了,只是控制火候尤其重要,稍不注意就炸胡了。
2005年到合肥上大学,第一次去食堂买面条,知道原来吃面条居然还可以是白汤。那时候学校北门口有个小门店,一个中年大姐卖推着小车卖馄饨,最开始我不知道什么是馄饨,一天下午上完两节课后还没到正式吃饭的时间有点饿,跟同学商量着找点吃的,于是进了店里看见小推车上写着**馄饨。
看见中年大姐熟练的将馄饨下进锅里,在碗里放上盐,味精,虾米,紫菜,榨菜碎。大概3分钟以后,煮熟的馄饨连着汤一起盛进碗里端了上来。
那是我第一次吃不带红油辣椒的面食,后续连着吃了一个学期,当然体重也涨了10斤。
毕业后留在合肥,只要春节才有时间回家,所以家里也不再包包面。偶尔想吃了,从超市买了速冻馄饨,煮出来味道却怎么都不似从前。馄饨皮都是一样,不同的大概是馅。
所以,小时候的包面里,到底包了啥,我先去问问我妈。。